宴会进行到尾声,杜甫喝的酩酊大醉,瘫倒在地不省人事,不得已被人搀扶了下去。 待得宴会结束,宾客散去,周钧独留下李光弼,于偏厅之中交谈。 一壶茶水烧滚于房中,再配上几碟糕点。 李光弼小口抿了杯中的云茶,轻声叹道:“许久没有喝到此物了。” 周钧:“朔方军在灵州设了云茶作坊,每年可产茶数万斤,朔方节度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遣人赠些,你若喜欢,便带一些回去。” 李光弼闻言,又抿了一口茶,开口说道:“家主……” 周钧侧过头来,看了李光弼一眼。 后者连忙改口道:“二郎说的可是那郭子仪?” 周钧:“是,敦煌之战后,你与他可曾打过交道?” 李光弼摇摇头。 周钧轻轻点头,心中却在感叹,自从来了这大唐,不少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李光弼没能成为河西节度副使,却因为石堡城之战,蹲了三年苦牢;郭子仪本应只是一个小小的九原太守,却因为得了自己的举荐,参与了敦煌攻防战,累功成了朔方节度使。 周钧端起茶杯,向李光弼问道:“你如何看郭子仪?” 李光弼思虑片刻,开口说道:“光弼不喜此人。” 听见这话,周钧先是有些发愣,仔细想想,慢慢便也懂了。 史书之中,李光弼和郭子仪二人,曾在安思顺手下共事过一段日子。 李光弼遇事血性,讲究的是爱恨分明,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而郭子仪老成世故,遇到问题,大多采取柔化处理,争取将影响降到最小。 故而,这二人在安史之乱发生前,性格互冲,势同水火,甚至不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安思顺为了此事,也头疼了许久。 李光弼饮尽杯中之茶,向周钧问道:“安禄山反心日盛,吾等自当早做准备,应对叛军。” 周钧不动声色,向李光弼问道:“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做?” 李光弼:“安禄山如今已是三地的节度使,手中又有突厥、奚、同罗等等异族精锐,可用之兵不下二十万。倘若倾巢出动,恐怕天下危矣。如今之计,一是要警示朝廷,劝其早做防备;二是要联络回纥部,请其骑军襄助;三是要准备粮草补给,随时驰援。” 周钧听了这些话,只是沉默不语。 李光弼继续说道:“哥舒翰与我,当年冒着身死的风险,留存北藩三千精锐,为的就是这一天……光弼愿意追随二郎,剿灭叛军,重振大唐天威!二郎他日救得天下,衣锦还朝,必定流芳万古之名!” 周钧听到这里,平静问了一句:“光弼,平日里我待你如何?” 李光弼一愣,接着连忙答道:“倘若不是二郎救我出牢狱,光弼如今怕是死在了那里,无人知晓……二郎对我而言,有再造之恩,光弼无法它报,只是效死而已!” 周钧轻轻点头,说道:“这般说来,你我算是生死之交,且说句交心的话……我问你,朝廷当真希望我回去平叛吗?” 李光弼怔在原地:“您的意思是……?” 周钧:“钧出身寒微,虽然得了天幸,尚公主为妻,但终究还是被排斥在朝堂之外。” 李光弼:“二郎败吐蕃与大食,放眼大唐,论军功无人可及;又救近万唐俘回得安西,为无数流民建了家园,论文治也是圣贤,朝廷为何要排斥二郎?” 周钧:“光弼,你身在沙州,那里的情况应当是再清楚不过……钧早先经营大碛商路,为朝廷挣得无数税贡,又造福了沙州一地的百姓。按理说,朝廷感念我的作为,应当让我继续经营商路才是。为何吐蕃人刚被赶跑,朝廷就迫不及待的收回了我的陇右黜陟使一职?” 李光弼先是愕然,接着仔细回忆,恍然道:“我在沙州时,曾经听柳刺史说过,二郎以官营取代私营,又分利于沙州子民,此举妨碍了不少人的生财之路,引得这些人向陛下进了谗言。” 周钧只是苦笑,有些事他无法向李光弼明说。 朝中重臣、关中显族、宫中贵人,以及坐在龙座上的李隆基,实际上都属于同一个既得利益集体。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之中,『国家』和『皇权』基本等同于一个概念,皇权就意味着国家,而国家就是皇权。 即便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样的名言,思维也仅仅是停留在百姓是皇权的承托者这一层……却从来没有哪一个人,真正提出过,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体,而皇权只不过是国家运行的一种方式。 想到这里,周钧只能换一种思路,对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