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夫人生熙和时难产,顾思林接到消息从京营赶回时,夫人的喊声已经很微弱了。 两位公子守在产房门前,顾逢恩已经吓得哭了出来,被大哥哥抱着,哭了片刻便睡了过去,不多时却又从噩梦中惊醒,却不敢看从房中端出来的血水,蜷在哥哥怀里抹眼泪。 顾思林拉着太医说:“实在不行这孩子就不要了!请你一定要救我的夫人!” “老夫一定尽全力。” “夫人,是个姑娘!夫人,再加把劲儿,就要生出来了!”夫人想生个女儿,已经念了许多年,可如今这孩子恐怕是…… “女儿,我的女儿……” 婴儿的啼哭终于在产室中响起时,周氏昏睡过去。 侍女把孩子抱给顾思林,是个皱皱巴巴的小孩儿,忽的让他想起了他的妹妹。顾思林下意识地皱了眉,没有抱她,对侍女说:“就叫熙和吧,愿她一生平安喜乐。” 他不喜欢女儿,他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让他的女儿平安喜乐。他什么也不会做,也不会再让她成为顾氏与萧氏联姻的筹码。他宁可从没有生下她,也不会再把她推给她不爱的人,眼睁睁看着她再重蹈顾思卿的覆辙。 顾思林并不喜欢他的女儿,她那么小,肤柔骨脆,让人担心和害怕。 周氏却很喜欢她,还给她取了乳名,叫做怜。她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女儿,她会很宠爱她,她希望她的女儿成为国朝最幸福的姑娘。 顾承恩抱着妹妹在院子里晒太阳,她还很小,只会哭,不会笑,睡醒了就用嘴吮吸他的手指,顾逢恩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儒儿,你快来抱抱她!” 顾逢恩摇摇头,他身后跟的萧定权却跑过去,伸出手指摸了摸妹妹的脸。 五岁的小郡王问顾承恩:“我可以经常来看她吗?我喜欢妹妹!” 顾逢恩看看三郎,又看看妹妹,嫌弃的目光里好像多了几分得意。 顾承恩虽然课业繁重,闲暇时却极爱和妹妹一起玩耍,很耐心地抱着她教她喊哥哥。 夫人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断断续续病了好些时日,一直到来年春天才能下地走动。 小姑娘却很喜欢母亲,即便长大后她并不能回想起生母的模样,却记得母亲是十分疼爱她的。她喜欢蜷在母亲身边玩耍,母亲总是很有耐心,又很温柔地讲着故事、唱着童谣,一边玩耍,一边教她说话。 顾熙和幼年所有的记忆都是和母亲在一起的,虽然她并不能完全回想起那时的情景,却依然相信那是她一生里最幸福的时光。 有母亲,有哥哥,还有翁翁。 后来,在一个冬天里,母亲睡着了,却再也没有醒来。 她被抱到乳母的房中,哭闹了许久,哭累了就睡着了。醒来以后,却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她变得很乖戾,也不喜欢见人,慢慢地连顾承恩都哄不住了,顾玉山就把她抱到了自己的阁子里。 他致仕在家,妻子也已经故世,有时会和故友下棋聊天,空闲时就和孙女在院子里玩耍。他晒太阳时,就把熙和抱在怀里,一句一句地教她念诗。熙和没有忘记母亲,但是她慢慢地知道,她大概是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她并不大喜欢跟翁翁待在一起,有时会偷偷从后门溜到街上去玩,街上有些年纪相仿的孩子,他们并不知道顾熙和是皇亲,侯府也鲜有人知道顾熙和去了哪里。顾玉山上了年纪,记性也不太好了,有时会忘记他的孙女不见了,也就没有人去找她。她在外面玩累了,怕家人发现,就会回家。 翁翁念诗,她记得,他念的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她问翁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翁翁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回答她。他不说话,她以为翁翁睡着了,就跑到屋子里去,拿了毯子给翁翁盖上,然后去找了侍女。 侍女却慌了起来,差人出门通报侯爷和公子,家里上上下下乱成了一团。那时候顾承恩已经入了军籍,顾逢恩常常跑到太子那里。但很快,他们都回来了。爹爹,哥哥,还有太子。 他们告诉她,翁翁过世了。 就像母亲一样,再也不会回来了。 顾熙和并没有号啕大哭,她很难过,却并不会大声哭出来。眼泪是再也擦不完的线,她一个人睡在翁翁的阁子里,躺在黑暗里,流着眼泪睡了过去。 顾熙和不知道要去哪儿,但是很快,姑姑就把她接进了宫里。 姑姑也有了小女儿,她有了一个妹妹。熙和喜欢拿小玩意儿逗公主,她小的时候喜欢和母亲在一起,母亲不在了,她便想像母亲照顾她一样照顾妹妹。太子也在旁边。他不读书时,会笨手笨脚地把公主抱进怀里,自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