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给自己也倒了杯水,他喝了口水,端详着两人,他感觉这两人的交流虽然很有火药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更像是情侣吵架。 听了他们的解释,于东也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碰巧赶在一起了。 国庆要放假了,他们都要回金陵,所以特意提前一两天回来,想要赶在放假之前见到他。 “既然你们还找毕飞雨,我去把他喊来吧。” “去喊毕飞雨?”曹正可诧异道:“他不是在……” 吕梦萍嗤笑了一声,“连人家在哪儿都没弄清楚?毕飞雨上学期就已经调到金艺来了。” “原来是这样。”曹正可暗自庆幸,好在没有先去特殊教育学校,不然可就白跑了一趟。 其实吕梦萍知道这事也没多久,要不是前段时间毕飞雨给他们杂志社投了篇稿子,她们也以为毕飞雨在特殊教育学校。 于东走出自己屋子,抬头朝二楼喊道:“飞雨,有人找,到我房间来一趟。” “什么人啊?” 毕飞雨跑到阳台问了一句,楼下的于东已经不见了,他又趿着个人字拖下到一楼,“说话说一半,谁来找我啊?” 到了门口,毕飞雨见到屋里有两个人,他都不认识。 “这二位?” 吕梦萍已经先一步走上来,“毕老师,我是《花城》的吕梦萍,之前咱们通过信的。” “哦,是你啊,吕编辑,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这不放假了么,我提前回来,也正好过来拜访拜访。” 曹正可这时候也走上打招呼,“毕老师,您好,我是《人民文学》的编辑曹正可。” 毕飞雨愣了一下,他还以为这两个人是一起的,没想到分别来自《花城》和《人民文学》。 他跟《花城》有些交情,《孤岛》当时就是在《花城》上发表的,前段时间他还把自己的《明天遥遥无期》投寄了过去。 吕梦萍还是毕飞雨的责编,只不过两人一直书信来往,没有正式见过面。 因此,在跟毕飞雨的接触中,曹正可自然要落下风。 于东这边暂时没有稿子给他们,两人倒也没有太失落,这次过来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跟于东还有毕飞雨处好关系,运气好的话最好能邀到稿子。 当然,如果真有稿子,他们两个又得来争。现在没稿子反而是好事,省了争抢,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天。 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本地人,所以四人的话题还是多的,于东将自己的瓜子花生拿了出来,就这样四人聊了一上午。 到了中午,于东做东请他们吃了个饭,搞得他俩都挺不好意思的,明明是来拜访,到头来却要于东破费。 临走的时候,吕梦萍忍不住问于东:“于老师,我想问一下,之前那位老师为什么叫你高老师?难道于东是你的笔名?” 于东笑道:“没有,于东就是我本名,那位老师喜欢开玩笑。” “哦,原来如此。” …… 两个编辑走后,毕飞雨笑着说道:“你这也太大方了,要是以后来个编辑你请人家吃个饭,那还得了?” “毕竟是《花城》和《人民文学》嘛,吃顿饭算不了什么。我师哥以前为了过稿子,还给贾平洼送过烟。” “这事儿我知道,听说因为贾平洼太抠门,平时抽的烟奇差,忽然得了好烟,一口气抽了个干干净净。” 贾平洼的抠门是出了名的,而且因为他抠门还产生了一个典故。 有人去长安找他,遇到饭点,他就会请人吃葫芦头泡馍。 本来这葫芦头泡馍就便宜,花不了几个钱,就这贾平洼还会在菜上桌的时候问一句:知道葫芦头是什么么? 随后他再抢答:是猪痔疮。 这一问一答,不仅让客人当下失去食欲,以后也不想再让他请吃饭。 “你放假回家么?”毕飞雨又问。 于东点头:“不回家,有个朋友过来,我要接待。” “你这一天天还挺忙的。”毕飞雨笑着说了一句。 于东嗯了一声,也没继续往下说,他其实也觉得自己最近社交有些多了。他并不排斥社交,不过社交一旦过多,留给人思考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毕飞雨的社交就很少,之前冯明他们去叫他打牌,屡次被拒,后来干脆就不叫他了。 平时他就是出去踢踢球,然后抽烟、写作,别的就没什么事情。 不过于东想了想,很多社交也是避免不了的。譬如他会偶尔抽出时间陪刘昌敏他们打牌,也会抽时间去参加读诗会,还会抽时间去钟山杂志社。 再比如这次放假,冯晓宁说要来跟于东探讨剧本,也是正事。 …… 国庆节的第二天,冯晓宁只身来到了金艺。 于东把《混沌日记》的初稿拿给他看。 看过之后,冯晓宁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不过,除了时间溯回这个元素之外,这倒算不上是个科幻。” 于东笑了笑,没有回答。 他其实觉得冯晓宁对科幻的认知还是有局限性,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很多读者都差不多。 读者们对科幻的印象还停留在星际、未来之类的题材上面,大家会把科幻的范围规划得很小,有人会说《一日囚》不算科幻,还有人说《沙丘》和《发条女孩》不是科幻。 “小说里面提到的案件,会不会有些敏感?”于东问道。 “是有些敏感,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剧本方面我稍微做一些弱化吧。其实我对小说里面的这个时间观念还是挺感兴趣的,虽然同样都是回到过去,但是它跟美国的那部电影《回到未来》里面的时间理念又不太一样。” 冯晓宁拿着稿子,斟酌了一下语句,继续说道:“《回到未来》里面应该是有无数个平行时空,每次改变的世界都是平行时空里的。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