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原则上不进行着陆,乘员则可以乘坐摆渡飞船降落行星。
考虑到去那里一趟不容易,科考队员应该是不可能再重返地球,所以凝眸工程实际上也是星际移民,所以还应该从星际移民角度考虑一些问题。到底该准备什么、怎么做?现在还没有深入思考,欢迎大家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丁院士喝口水接着说:“我们这种方案,其实有不少科幻作品已经想到了。假设有一艘载人飞船需要航行数百年才能到达某颗恒星,那么飞船上的乘客肯定会在抵达之前衰老死去,但是如果他们在航行过程中能够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匮焉,他们的后代便可以继续航行,以完成最终的使命。
这就是世代飞船的理念:一艘足够大的飞船,大到足以为一群人提供终生的住所;随着这群人在旅途中生老病死、世代交替,人类就可以在无限漫长的太空穿梭之旅中作为一个整体存活下来,直到成功到达那个遥远星系。”
大家窃窃私语,都在回忆自己曾经看过哪些这方面的小说,刘一鸣记得好像看过,但是一下子想不起来了,以后可以找来再看一遍。
等大家议论一阵,丁院士接着说道:
“我们要做的,是把科幻变成现实。考虑到此项工程规模浩大,旷日持久,投入巨大,风险很高,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先进行模拟试验。
具体来说,就是先按照相关要求打造一套系统,但不是直接去往阴阳行星,而是以全封闭方式绕太阳运行,时间暂定为一个世纪。为了尽量符合深空环境,它的绕行轨道可能会在柯伊伯带内侧。
与此同时,我们会在前往目的星系的沿途,选取几个合适的星系建立前沿保障基地,譬如每隔几光年建立一个基地,这几个基地的建设可以与模拟试验同步进行,物资运输使用高度智能的无人飞船,其速度比载人飞船快得多,到达后物资不用卸载,也不用返回,就在那里绕转待命,一百多年基本可以把几个基地建起来。
其实所谓基地,并不一定就要建在行星表面,可以使用现在非常成熟的空间站技术,使无人飞船成为某个行星的卫星,或者是恒星的行星。就是说,我们可以事先向沿途的星系发射装满补给的智能无人空间站,由人工智能自行判断如何绕行。
与此同时,还要同步部署用于星际导航的信标系统,初步考虑是模拟脉冲星的方式对外发射脉冲信号,供未来的飞船导航只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了,而且我们的信号肯定比脉冲星要强很多,时延也会小很多,所以精度什么的足够使用。”
刘一鸣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有了模拟试验,就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风险就变得清晰而可控,可行性就有保证了。试验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因为就在太阳系,可以很容易解决;而一旦发现不可解决的问题,也能够及时救援,或者终止试验都行。
本来感觉不太靠谱的事情,一下子就变得靠谱了。
这些大科学家真是厉害啊,思虑周全,方法巧妙,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航行试验需要100年,建补给基地需要100年,开发新的发动机可能也需要100年,各方面齐头并进,即使都顺利,真正出行也是100年以后了!——那时候,在座的应该都不在世了,刘一鸣不禁有些黯然。嗯,希望孩子们可以见证这跨世纪的壮举!
丁院士接着问:“大家对这个模拟试验有什么意见没有?”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看来也是没什么意见。基本上都是刚听说,脑子还晕晕乎乎的,哪能有什么意见。
丁院士见状,就说道:“咱们今天说的内容不少,我估计你们大多数人应该是头一次接触这些事情,听得云里雾里的也正常,晚上你们就思考思考、消化消化,明天咱们请陈浩天大校把宇航飞船情况也讲一讲,到时候你们就会清晰多了。怎么样,陈大校?”
陈浩天站起来答道:“好的,丁院士!”然后对台下讲道:“宇航飞船是我们所根据项目要求做的产品概念,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明天我先给大家讲讲,然后你们就会对项目有更多的了解。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会议材料你们可以带回去。明天的会还在这里,九点钟准时开始,散会!”
散会后,刘一鸣两人坐着没急着走。
刘星宇不无遗憾的道:“这真是前无古人的大项目啊,能够参与这个项目真是太荣幸了,没想到祖国的科技发展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了!可惜的是,真正开始远征的时候我们都不在了,否则的话我真想报名前往!”
刘一鸣笑道:“谁说不是呢,我还想去呢!但是去不了多少人,到时候竞争肯定很激烈,应该会万里挑一吧。再说人家要的是童男童女,你勉强可以,我就没有机会咯。”
刘星宇道:“嗯,不过我还是单身,人家如果是要有恋人的,或者刚结婚的,那我也不够条件。”
刘一鸣笑,看了他一眼道:“那还不抓紧找一个?!”
刘星宇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不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