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季家的马车早早来到谢家门口。
谢母穿了戚映欢托王婶做的豆绿色夹袄,和她一起出了门。
马车上戚映欢嘱咐了句:“车别赶太快了。”她生怕昨日醉酒的谢母不舒服。
“好嘞,戚姑娘。”车夫应道。
马车晃晃悠悠走着熟悉的路。
终于在一个时辰后达到武陵县城内。
季心语第一回当东家,心情极为兴奋,一大早便在店内盘点毛衣的数量和款式。
在赵夫人生辰宴的前几天,两人就制定好计划,戚映欢家中的毛衣早已被运送了过来。
为了防止店内虫蚁啃咬,季心语还特意从香风阁拿来了香薰。
这个举动让戚映欢十分无语,香薰不便宜,一两香薰就能买上好几两银子。
戚映欢有心想劝,却被季心语不在意地挥挥手:“没事,我家里多着呢。”
好吧,你豪你说的算。
戚映欢和谢母来城的时间还早,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路人。
冬至过后,人们都裹上了冬装。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穷苦人家穿着单衣瑟瑟发抖。
马车停在原本的茶叶铺门前,上面已经挂上了新的招牌,招牌用红色的绸缎所遮掩。
路过的行人好奇的看一眼,琢
磨着是哪家盘走了茶叶铺。
戚映欢扶着谢母下了马车。
季心语听到声,急匆匆赶了出来:“谢婶婶,你们来啦!”
八岁的小女孩穿着喜庆的红衣,随着她的走动,头上扎着的两个挂髻来回摇摆,显得小女孩很是活泼。
季心语搀着谢母的另一只手,带着她往里面走。
边走边说。
“婶婶,您那件红茶花毛衣简直神了!”
“给我看看您的手,是不是和我们长得不一样。”
“下回您也教教我呀!”
她直把谢母哄得合不拢嘴。
“你这小嘴甜的,像是抹了蜂蜜一样。”
很快,季心语喊来五位女伙计。
向她们介绍道:“这两位也是谢氏衣坊的东家,你们认一下人。”
“见过东家。”五个年轻的女人很有眼色的行了礼。
戚映欢点了点头。
等人走后,谢母诧异的问:“怎么是谢氏?”
季心语嘻嘻一笑:“因为婶婶是我们的活招牌啊。”
“活招牌?”谢母急道:“不成不成,我就一个乡下婆子哪算什么招牌!”
“娘,您忘了我前天说的了吗,现在那些夫人小姐都冲着您这手艺。”
戚映欢说:“由娘当活招牌,我负责设计衣服和库
存,心语负责经营。收益娘占三成,我占三成,心语占四成。当然,娘的订单提成另算。”
戚映欢心中早有算计,她和谢母来县城不方便,铺子肯定要指望季心语多费心,所以季心语占的比例最高。
季心语问:“欢欢姐姐我占四成?你没弄错吗?”
她似乎也没干什么呀,就出了买铺子钱,找了五个女伙计。
“没有,以后衣坊还请季小掌柜多多担待。”戚映欢调侃道。
季心语被喊了一声小掌柜,心里异常兴奋,平时只有父亲被这样称呼,猛地被喊同样的称呼,她倒是体会到了父亲平日里的威风劲儿了。
谢母也忙着拒绝:“就算那些夫人千金看中我的手艺,也没必要把铺子的利润分给我。”
“娘,这叫技术入股。”
戚映欢给谢母解释了好半天,又忽悠了好半天,谢母才答应下来。
谢母心道,唉,算了,反正她的还不是戚映欢的吗,回头让戚映欢打理这笔钱就是。
总算把利益分成定下,门外已经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
五个女伙计激动地喊:“东家,东家,来人了,来人了!”
“那是城东许夫人家的马车。”
“那是城南蒋夫人的
轿子!”
“哎呀!季夫人好像也来!”
“我娘吗?在哪里?”季心语直接把虚掩着的大门打开。
果然就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方才还冷冷清清的长街已经挤满了各位夫人小姐的马车轿子,仿佛重现了前日去赵夫人家贺寿的情景。
路上的百姓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脖子问:“这是怎么了?怎么来了那么多人?”
“是哪家铺子开业吗?”
“我知道,我知道,老掌柜的茶叶铺盘出去了,新东家是季家的大小姐,来了那么多人估计都是给季家捧场来了。也不知道卖的是什么?”说话的是这条街最为八卦的胡媒婆。
“开店后我们也进去瞧瞧。”她旁边站着的是街角卖糖的杏花嫂。
在两人说话时,店铺的门房被打开,红衣小姑娘探了探头瞪大眼睛。
季心语道:“这么多人!”
“门口还有不少看热闹的。”
“东家,时辰差不多到了。”
戚映欢牵着季心语和谢母,走出衣坊。
夫人和小姐们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与她们一一打过招呼后,戚映欢发表开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