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格格不入。
田畴被收录于《魏书十1》,该卷性质为“逸民传”,所谓逸民,即拒绝招募,隐逸山野的高士。
从该卷的其余传主(袁涣、张范、凉茂、邴原等人)的记载来看,他们所拒绝的,均是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公孙度等地方割据者,最终却均归曹氏,可以说,这很符合曹魏的主流价值观。
唯有田畴,拒绝的是曹操的封赏,是《卷十1》中唯1的异类。
所以,田畴的行为逻辑,便与益州士人们极为相似,尽管2者间的经历可谓南辕北辙。
也就是说,其人实则深受“2重君主观”影响。
因为田畴辞封的首要原因,在于心系刘虞,与“忠于汉室”反倒关系有限。
益州那些士人们,不也同样如此?
从“受命入长安朝觐”的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田畴的价值观。
田畴深受其故主刘虞的影响。
但2者又有明显不同。
幽州牧刘虞虽然自诩忠良,但行事却比较分裂,或者说首鼠两端。
他1方面派遣田畴去长安给献帝朝贡,大表忠心;
另1方面又与河北的叛军头子袁绍、韩馥等人沆瀣1气,甚至充当该集团的名义首脑。
按初平2年(191)袁绍拥立刘虞称帝的记载,在刘虞死前(193),关中与关东各拥天子,关东立刘虞而关中立刘协,实际恢复了东周初期的“2王并立”格局。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魏书武帝纪》
虽然诸书皆称,刘虞对帝号“辞而不受”,实际他却始终与袁绍等人“连合”;
而袁绍也1直借着刘虞“录尚书事”(即总揽朝政)的名义,为幕僚“擅署爵位”,乃至被吕布讥笑,认为这些伪职“不足贵也”。
(袁绍)推虞为帝。遣使诣虞,(刘)虞终不肯受,然犹与(袁)绍等连和。--《魏书公孙瓒传》
(吕布)轻傲(袁)绍下诸将,以为擅相署置,不足贵也。--《英雄记》
田畴则与刘虞不同。
他受命朝觐天子,从幽州至长安,战火连绵,横绝千里,万死1生。
且因为路途断绝(时函谷关与武关均被封锁),还不得不绕道朔方(属并州,今内蒙河套地区,也就是说,田畴为觐见天子,不惜绕了个几字形)。
(田)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使)命。--《魏书田畴传》
田畴出发时“年2十2”,归来时“刘虞已死”。
可知其朝圣之旅,花费了足足3年(191-193)。
盘踞长安的关中诸将,命3公并征田畴,田畴皆辞不受,1心返回幽州,向刘虞复命。
(长安)朝廷高其义。3府并辟,(田畴)皆不就。--《魏书田畴传》
从该事件不难看出,田畴具备强烈的忠君思维,而且带有典型的“2重君主观”特征。
亦即云某此前所言:
效忠直属上司在前,效忠朝廷在后。
田畴在东汉末期,属于“门阀割据者”中的异类。
田氏是河北大族(直至今日亦如此,与刘帮主交好的田豫是田畴族人)。
田畴年轻时便被州牧刘虞征召为“州从事”(高级佐吏),从“年2十2”的记载看,彼时他刚刚成年(东汉称其为及冠)。
按汉末制度,州郡吏员均由地方豪右充任;
田畴又“好读书击剑”,与清河豪族崔琰相似,可知是地方门阀无疑。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刘)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州)从事。--《魏书田畴传》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魏书崔琰传》
田畴在从长安返回幽州,怒斥公孙瓒(杀害刘虞的主谋)时,曾经提到公孙氏“灭无罪之君,雠守义之臣”。
(公孙)将军方举大事以求所欲,既灭无罪之君,又雠守义之臣,诚行此事,则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魏书田畴传》
“无罪之君”说的是刘虞,“守义之臣”说的是常山国相孙瑾、副官张逸、张瓒,他们也是地方门阀,被公孙瓒诛杀。
按照东汉传统,2张定是常山郡望无疑。
(刘)虞之见杀,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忠义愤发,相与就虞,骂(公孙)瓒极口,然后同死。--《英雄记》
从此事中,不难看出田畴对门阀阶级的亲近态度。
不久之后,田畴带领宗族百余人,逃到徐无山中割据。
数年间,聚众5千余家,遂自立律令,制订诉讼、婚姻、盗贼之法,实际在山区建立了1个独立王国。
(田畴)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数年间至5千馀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魏书田畴传》
在这1点上,田畴与割据广陵的部曲帅陈登有些类似。
但不同点在于,陈登是有心称霸徐州、与江东抗衡的豪杰,而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