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终于迎来了泰安十六年的第一场秋霜。<\/p>大散岭上的树叶有的依然苍翠,但大多数已经发黄。<\/p>地上的荒草上挂满了洁白的寒霜。<\/p>靖远侯狄武襄骑着马带着杜伏青和几个亲卫在大散关外巡视。<\/p>自从将野利苏荣逐出后,这片土地已经安宁了几个月。<\/p>只有他们这些在沙场上跑洒热血的人,才知道这安宁的来之不易。<\/p>“侯爷,天太冷了,您回去歇息吧。”杜伏青对狄武襄道。<\/p>狄武襄也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杜伏青担心他受凉。<\/p>但狄武襄摆了摆手:“不碍事不碍事。”<\/p>“我这把老骨头,总是要埋在边疆的。”<\/p>说着他指了指远处高耸的天都山:“真希望,你们以后能把我埋在山的那边。”<\/p>杜伏青皱了皱眉:“侯爷,您还要带着我们光复大宁河山呢。”<\/p>“怎么说这种不吉利的话。”<\/p>狄武襄呵呵一笑:“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p>“在诏狱里呆的时间久了,任谁都受不住。”<\/p>说着,狄武襄连续咳嗽了一阵。<\/p>杜伏青沉默了。<\/p>狄武襄近一年来,在潮湿灰暗的诏狱中饱受折磨。<\/p>来到襄州战场的时候,他还是戴着重枷来的。<\/p>就算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受不住。<\/p>“也不知道杨爵爷在白高国怎样了。”狄武襄淡淡的说道。<\/p>“这些日子以来,他让我们好生操练,想来是要动手了。”<\/p>杜伏青望向天都山,坚定的说:“杨爵爷不是凡人,他一定能达到他的目的。”<\/p>话音刚落,从大散关处有一骑向着他们疾驰而来。<\/p>“侯爷!”<\/p>杜伏青策马上前:“什么事?这么急?”<\/p>那名亲卫一抱拳:“统领,从关内来了几十辆马车。”<\/p>“是杨爵爷派来的人。”<\/p>狄武襄闻言一喜:“哦?终于来了吗?”<\/p>“走,伏青,我们回去看看。”<\/p>狄武襄一甩马鞭,纵马向着大散关而去。<\/p>杜伏青忙是带着亲卫们策马跟随上去。<\/p>他知道,狄武襄盼了许久的东西终于来了。<\/p>当他们回到大散关时,关城内已经停满了大车。<\/p>大车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p>狄武襄凑近了大车,一个身穿绿袍的人跑上了前。<\/p>“大帅,大帅!”<\/p>“是我,高秀禾!”<\/p>狄武襄盯着他看了许久,才想起他来。<\/p>这是几个月前曾经来大散关送粮食的高秀禾。<\/p>“啊,原来是高主簿!”狄武襄抱了抱拳。<\/p>高秀禾忙是躬身回礼:“大帅折煞我也!”<\/p>狄武襄笑了笑说:“你给我们送来了军备,我们当然要表示感谢了。”<\/p>“高主簿,快卸货吧,我要好好见识见识。”<\/p>高秀禾也笑着说:“这就给您卸货。”<\/p>“不过见识的事还是交给陈将军吧。”<\/p>说着,他一挥手,高喊道:“卸货!”<\/p>随着他来押送的都是物流社的人,各个年轻力壮,动作麻利。<\/p>他们几人一车,三下五除二就将箱子从车上卸下。<\/p>此时一匹白马从车队的队尾缓缓向前走来。<\/p>狄武襄看着那白马上的人,竟真的是陈南思。<\/p>“陈将军,你也回来了!”<\/p>陈南思一抱拳:“大帅,好久不见!”<\/p>狄武襄满意的点点头:“真是英姿勃发,曾国公真是有个好孙子啊。”<\/p>“你爷爷近况如何了?”<\/p>陈南思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黯淡:“他,还是那样,并没有好转。”<\/p>“唉,现在想来,他现在的样子难道不是一种福分吗?”狄武襄感叹道。<\/p>“至少,他生活在那个最好的日子里。”<\/p>陈南思点点头:“嗯,大帅说的是。”<\/p>狄武襄摆了摆手:“好了,陈将军带我们看看这些新鲜玩意吧。”<\/p>陈南思微微颔首,从马上下来。<\/p>她走到一个黑色的木箱子前,用她的斩虏刀割断捆绑的绳索。<\/p>打开箱子盖子,里面露出了一片白色的布。<\/p>陈南思伸手取出一卷布,将捆在上面的细绳子拉开。<\/p>白布撤下来后,陈南思手里出现了一个形状怪异的东西。<\/p>那东西看起来像是一块木头上托着一个黑铁管。<\/p>狄武襄兴奋的问:“这可是手铳?”<\/p>陈南思点头道:“不错,这是洪山造泰安十六式手铳。”<\/p>“不过赶制的比较急,这手铳还是燧发的。”<\/p>“燧发?”狄武襄好奇的问。<\/p>对于没有接触过热武器的狄武襄来说,燧发是个陌生的名词。<\/p>陈南思解释:“这已经是第二代了,第一代手铳里用的是火绳,但那只是用于实验。”<\/p>“现在的这一代用的是燧发,靠撞针激发燧石来给火药点火。”<\/p>“然后靠火药的爆发将弹丸推射出去。”<\/p>狄武襄有些等不及了:“快,给我们演示一下如何?”<\/p>陈南思一抱拳:“遵命。”<\/p>于是,她从另一口箱子里取出了火药和弹丸。<\/p>经过了装填后,她对着远处的一堵墙扣动了扳机。<\/p>砰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