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有些急了。
自己好不容易跟着葡萄牙人一起混到南京,怎么能这样就被赶走了。
嘉乐连忙上前一步:“伟大的中国皇帝陛下,这是我等进献给您的礼物。”
说着,捧上来一个锦盒。
还带了礼物?
先前的格斯特作为使节团都什么礼物也没带,只有一封澳门葡萄牙议会的文书,这些传教士居然还带了礼物。
朱怡炅接过锦盒打开,是一小盒药膏,鼻子一嗅,还有股淡淡的香味:“这是什么?”
“伟大的陛下,此乃阿芙蓉?”
朱怡炅听着这个名字,起先还没反应过来,不过旋即就是脸色骤变。
阿芙蓉,又名福寿膏、鸦片。
“来人,给我把这些胆大包天的恶徒全给朕抓起来!”
朱怡炅当即下旨将嘉乐在内的一众传教士全部逮捕。
场面一时间变得十分混乱,一旁的两个通译官甚至一脸茫然,也不知还要不要他们再翻译了。
阿芙蓉,最初传到波斯,是叫阿片,到了中国,里头的阿字发音被发成了鸦,才成了鸦片。
阿芙蓉的另一个雅称福寿膏,则是前明万历皇帝给起的名。
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万历皇帝之所以四十年不上朝。除了自身的腿疾以外,便是在后宫吸食福寿膏,并且由于长期吸食福寿膏导致成瘾才上不了朝。
后世发掘万历定陵时,通过取样分析,也的确从万历的尸骨里发现了吗啡的成分。
而鸦片的主要作用成分便是吗啡。
吗啡可以抑制疼痛和咳嗽,并让人产生愉悦和兴奋感,在缺乏抗生素和麻醉药物的古代,鸦片受到重视一点都不奇怪。
在过去长达千年的时间里,鸦片的形象一直都是医学奇药。虽然古人并不明白鸦片的成分以及作用机理,但它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东西方所了解。
古西医理论的两位核心奠基人之一的盖伦,曾把鸦片视作能治百病的神药。
中医受印度和西亚影响,从八世纪开始也逐渐把鸦片列为奇药,前明御用药方就已经广泛使用鸦片,并经常拿给皇帝服食。
鸦片的形象真正开始恶化其实还是近一百多年才出现的情况,欧洲人与阿拉伯人主要以吞食鸦片的方法来治疗腹泻和止痛,只有清朝通过广泛抽吸来满足“鸦片瘾”。
清朝吸食鸦片也跟抽烟习惯的养成有关,烟草是在明朝中后期从北美传入中国。而那时候抽烟往往都要加入鸦片,以彰显身份。
到了明末清初,抽烟的风气便已在上流社会四处蔓延,便连昔日那位大顺皇帝李自成也爱抽烟。
清初清廷是禁烟的,但并不严格,差多到了雍正初年,清廷终于不再禁烟。这个时候连北京城外很多土地上也种起了烟草,抽烟习惯也已遍布大江南北。
而将鸦片与烟草混合抽吸的风气,则来自于数十年前被延平郡王郑森赶跑的荷兰人。
不过,雍正虽然允许抽烟合法化,却在雍正七年正式颁布了第一道惩治鸦片买卖的旨意。
但雍正并非是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性,而是纯粹认为吸食鸦片的享乐主义风气泛滥,买卖鸦片又需要沟通外洋,会危及国家稳定。
而且,雍正的禁令其实毛用没有,所谓禁令基本形同虚设,下面人还是该卖的卖,该抽的抽,根本无人过问。
到了乾嘉年间,吸鸦片的风气甚至从官僚士绅群体开始下沉,瘾君子渗透到全社会,大量平民也加入到了鸦片烟民队伍。
没有这几个多明我会的传教士专程来南京,朱怡炅可能还得花好久才能意识到自己治下的百姓,甚至可能还有不少体制内的官员都是抽鸦片的大烟鬼。
倒是可怜了这些多明我会的传教士,嘉乐是真不知道阿芙蓉的危害,甚至整个欧洲列国也只知道阿芙蓉确实服用多了会成瘾,但也只当酒瘾一样。
但他们不知道,朱怡炅还能不知道吗?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明清小说都完全忽略了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鸦片呢?
《哈哈哈,章节名被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