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1.徽钦 徽钦(1 / 3)

【一道海上之盟, 宋与金相约共同攻辽。金人那头把辽帝打得望风而逃,大宋家里还抽空来了个宋江方腊起义,童贯领兵雄赳赳气昂昂出发, 十几万大军却被已苟延残喘的辽军打败。休息半年再战, 依然没打过。

怎么说呢,平时在家丢人也就算了, 凡事就怕对比。在金军攻势下不值一提的辽军能把宋兵打成这样,金国人当然得再掂量掂量大宋的本事。

一句“我闻中国大将独仗刘延庆将十万众, 一旦不战,兵散而溃, 中国何足道, 我自入燕山, 今为我有, 中国安得之”打回了大宋使者,也带来了金国背盟的消息。

当初约定时两边对燕云十六州的谈判就有些含糊不清, 扯皮许久。后来宋朝要平方腊, 动作挺慢, 又打成这样,大宋还想如约得燕京?可以, 花钱买吧,再给点别的。

徽宗对这些要求全盘接受,花了大笔钱粮购入,买到的却只有燕京与六州空城。金人看这块地方即将归别家, 连吃带拿,把城里都洗劫了一遍才走,只余“城市邱墟、狐狸穴处”。大宋到手的地区别说抵御敌人了,还得花钱维修。

敌人狡诈是肯定的, 但宋人的能力与行事也很令人讶异。在海上之盟最初,许多人大约觉得没什么,辽国眼看着要没了,和金国人卖个方便。这多好啊,空手套白狼就能取回幽云一带。

昔日荀彧有阳谋,驱虎吞狼,令此攻彼,使两方疲弱,第三者趁势而入。但大宋打成这样,就属于自己上赶着把缺点展现给对面看了。

经此一事,大宋在神哲时期留下的军备物资被花费大半,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理论上拿回来很多,但到手的部分却让人沉默。

赵佶这头开开心心庆祝起来,君臣“凯旋还师”,烂作一团,又是封爵又是赞词,抱着空城欢呼雀跃,金人已摩拳擦掌盯上这块并无自保之力的沃土。】

曹操摇头:“当真蠢物。”

若本国实力强劲,海上之盟结了也就结了,与辽的盟约被毁也能说是认清形式,军事投机么,本无对错可言,敌人与同伴都是相对的。

但大宋弱兵不是一两代,直到哲宗才有所改善,赵佶他们主动打破百年盟誓的举动便只能叹一句自寻死路了。

再结合天幕所说,宋徽宗是个只顾自己享乐不管天下死活的,为个漂亮石头都能搅得全天下不得安宁,手下人肆无忌惮刮地皮,各地都在闹荒灾起义。

海内还未安宁,兵将都得抽出去平各地乱象,居然还想坐收渔翁之利。

但那驱虎吞狼,魏王哽了哽,莫非说的是当年刘备与吕布事,这又被那罗贯中描述成了什么样子?

·

赵官家们头晕目眩,赵佶居然还好意思庆祝,他庆祝的是个什么劲儿,庆祝大宋失去了虽威胁多年,好歹能作缓冲的辽国,庆祝大宋虽然大败但已习惯,还是庆祝他们君臣一心,又成功糊弄了一场?

前面的皇帝够不着,赵煦却能见着这弟弟。简王与申王一左一右把着这个没出息的东西,哲宗顺平了气,本想问他知不知道未来的自己在傻乐什么,抬眼却见端王汗出如浆,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的模样。

“朕想不明白。”赵煦令人给端王狠狠来了几下子,满怀愁苦问同母弟简王,“他当真是先帝子嗣?会不会出了什么差错?”

哲宗敬爱的父亲赵顼也心怀疑虑,他目前还没这个儿子,以后也不打算再生此孽障,有赵煦一个尽够了,父子俩一起把身体养好便是。若天意当真不予,他与煦儿仍然早衰……赵顼盯着天幕看了会儿,太//祖一脉也并非无人。

【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个导火索式的人物,张觉。他身为辽国守将,先是以平州降金,后来又寻思还是投靠大宋比较好,背叛金国归宋,金人怒而讨伐索要。大宋这边看金人气势汹汹,一开始想混过去,杀的是个容貌相似之人,后面顶不住,把张觉杀而赠之。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很难概括大宋本朝的外交走向,其转进如风颇得祖辈真传。和辽国的澶渊之盟吧,咱不在乎,约定就是用来打破的;兄弟之国没了,很多人虽然看咱们不爽到底来投奔了,金国不问,我自己说,一点也不瞒着,金国一问,我哆嗦,把人痛快交出去。

这么一搞很多人就挺寒心,另一个辽将郭药师就说了:“金人欲觉即与,若求药师,亦将与之乎。”

内部闹心的结果是敌人舒坦,大约完颜家也没想到赵宋这么不经吓,外交施压一点就憋不住把人交出来,再加上之前兵败如山倒,大宋的真实实力能强到哪去?就算没有叛将张觉,也能从它在外交或其他方面的屡屡低头而窥见其软弱。】

刘彻淡淡:“郭药师将叛。”

随侍车驾的金日磾目不斜视,心中却讽宋朝皇帝软弱。刚骨这样的东西与生俱来,有些天子终生为他人塑骨,有些人的脊梁却本就直不起,接收辽国降将便接收,得了兵与地自然要做好被金人问责的准备,宋徽宗和其臣子却好似根本不思虑后事。

走一步算千步的终究少数,但为当下发生之事考虑,居然也做不到。

如今张觉这样轻易地便被杀被交出,对其他投降宋朝的辽人与被收回州府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