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栀回到家,把成绩单拿给孟建国。
“女儿太争气,这下好了,家教不用找,给我省不少钱。”
孟建国瞬间坐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颇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既视感。
孙巧母女难得不在,孟栀便没了往日的拘束。
默默坐到孟建国边上,等待他的长篇大论。
“不错不错,这学期进步很大。”
他对女儿每一次成绩的排名了然于心,一个二十来年的老教师,对分数和排名非常敏感。
“数学和科学,进步都很明显,你们那个学习小组看来挺有用......我看来年要不要在三中来个试点。”
“栀栀,下学期继续保持,你这成绩一旦稳定下来,三中肯定没问题。”
孟栀摇头,慢悠悠道,“说不定去一中......”
孟建国眼睛一瞪,“我在三中你还要跑到一中去啊?”
孟栀心里嘟囔,就因为你在,她才要去一中。
要不然,天天在他眼皮子底下,一点自由都没有。
万一被同学知道她有个教导主任爸爸,那还能愉快相处吗?
孟建国似乎猜到女儿的想法,竖起手保证道,“你放心,你去三中我也不会天天盯着你。每天见面都当不认识,总行了吧?”
孟栀心里偷偷一乐。
信他?
信他才怪!
中午,父女俩在小区楼下牛肉面馆解决午餐。
男人嘛,哪怕会做饭也尽想着偷懒。
孟建国也不例外。
孟栀望着不停嗦面的孟建国,欲言又止。
一番心理斗争后。
“爸,你和孙阿姨要结婚吗?”
这个问题,在孟栀心里积压了很久。
终于在今天问出口。
“额......大人的事情小孩别管那么多。”孟建国笑着道。
说完,继续吃面。
孟栀吃面的手一顿,“我初三了,不是小孩子了。”
“没成年就是小孩。”
孟栀瘪瘪嘴。
过完年,她就十六岁了,不小了。
可孟建国和周萍都把她当小孩子。
以前她读小学,他们离婚瞒着她,现在她都初三了,大事还是瞒着她。
孟栀一脸恹恹,不高兴就差挂在脸上了。
孟建国委实不好意思说。
他和孙巧经邻居介绍认识,当初想着女儿初三回杭城读书,自己又天天泡在学校,栀栀放学回来没人给她做口热饭热菜。
经过半年观察,只要孙巧母女在,女儿就越发沉默。
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房间,吃饭、上厕所、喝水才会出房间。
明明是他女儿,却像寄人篱下住在别人家。
孟建国叹了口气,“你不高兴的事爸爸不会干,放心吧。”
孟栀听得不甚明白。
令她不高兴的事,他可没少做。
孟建国继续埋头嗦面,脑海中冒出刚才女儿不高兴嘟嘴的样子。
如果今天孙巧在,栀栀怕是一句话都不会同他讲,更别说偶尔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
下午孟栀收拾行李,把作业全都放进行李箱。
打开带锁的抽屉,拿出日记,两枚游戏币静静躺在抽屉中央。
她拿起游戏币放在手心,直到冰冷的游戏币被她手心的温度传导变得温热。
“那我把运气分一点给你,藏在这两个硬币里......”
少年的声音很好听。
好像就在耳边。
“栀栀,收拾好了吗?”孟建国在门口问。
“马上。”孟栀小心翼翼地瞧了眼门的方向,见孟建国自顾自在喝水。
下一秒,她把两枚硬币塞进行李箱。
十分钟后,孟栀走出房门,手里拎着一个24寸行李箱,背上还背着一个书包。
“爸,我好了。”
“走!”孟建国拿起茶几上的钥匙,“对了,作业都带了吗?”
孟栀一愣,她爸除了关心她的成绩,还会关心其他方面的问题吗?
“爸,你怎么不问问我衣服带够了没?”
孟建国嘿嘿一笑,“衣服不带你妈会给你买的。”
“但是作业不带,我到时候还得给你寄过去......”
孟栀真的很想翻白眼,但良好的素质努力克制着她。
最后,全都化成一道幽怨的眼神,直直地朝孟建国射去。
—
周萍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记者,现在已经是报社的主编。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纸媒慢慢没落。
随之而来的是裁员潮。
大部分纸媒开拓新业务,公众号、视频号、百家号,原来的同事纷纷离开去了新业务。
就连她,都兼着公众号的主编一职。
离婚后周萍一直单身,平常忙工作,周末便带着孟栀一起上舞蹈课。
母女俩一起学,并不是想要学出什么名堂,主要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顺便塑形。
这半年孟栀不在,周萍总觉得空荡荡的。
“栀栀~”周萍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