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马文才回了一趟杭州。
他满心认为星若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他是因为家世,只要解决这件事,他们就再没了阻碍,于是就将自己的心意禀明父亲。
时下人分九等,阶级之分深入人心。两家门第如此悬殊,马文才要娶庶民女子为妻,当即令马太守大发雷霆。
“尼山书院简直有负盛名,我好好的儿子去了几个月,竟学会了忤逆不孝。我与万松书院的学监有交情,你马上给我转去万松书院。”
马文才早有预感父亲的反应,淡淡的威胁道:“我在尼山书院每次品状排行都是上上等,将来朝廷授官,职位定不会低。若是去了万松书院,那就不一定了。”
马太守差点儿气得心梗,“为了一庶民女子,你拿自己的前程来威胁我?”
马文才了解父亲,定定看着他道:“不止前程,我连命都可以不要。你要是动她分毫,就可以等着断子绝孙了。”
马太守按着胸口平复了一下心绪,不敢再激怒他,放轻声音安抚:“不过是一女子而已,你喜欢就纳为侧室,多加宠爱便是。”
马文才冷冷道:“您当初因为外祖父家里有财有势娶了我母亲,母亲色衰之后又宠爱侧室,气得母亲自缢而死,还想让我同您一样吗?”
马夫人之死是马太守的隐痛,他当即怒火攻心,一气之下动用了家法。
马文才也是硬气,即使被父亲打得皮开肉绽,他也始终紧闭嘴唇,没有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世上没几个父母拗得过孩子,马太守就这么一位独子,愤怒与痛心交织在一起,最后只剩心疼。
调查过后,他发现那梁星若虽出身庶族,其父也曾做过官,兄长也很有才学,自身也是品貌俱佳,还是王世玉夫妇敬告宗祠的义女,终于松了口风。
答应只要马文才在每次的品状排行中获得上等,学业结束后顺利获封高官,就不再反对此事。
马文才大喜过望,想第一时间将这好消息告诉星若,可由于伤势过重,只能暂时留在家里休养。
转眼间学子们结束假期,纷纷返回。客座教席谢道韫却与王凝之定下亲事,离开了书院。
梁星若十分敬仰谢道韫这位天下第一才女,对她的离去很是伤感,过了好几天才发现马文才迟迟没有返回书院。
有同在杭州的学子猜测马太守先前宴请过万松书院的学监,说不定马文才已经转到万松书院去了。
梁星若听到这个消息,暗自松了口气。这样也好,他们两人都回到了正确的路上。
上次梁山伯为了寻找祝英台擅离书院,王世玉欣赏梁山伯有情有义,却又担心陈子俊以他没有告假就擅离书院为由,出恶招惩治他。于是就先小惩大诫,罚他端午过后,要去后山养马。
祝英台认为此事是因自己而起,决心要与梁山伯有难同当,王世玉也就成全了他。
经过马文才的事情后,梁星若对男女之情也多了些了解。她看祝英台望向兄长的眼神,有些像马文才看自己时的样子,而且她知道祝英台是女子,怀疑她对兄长情愫暗生。
趁着养马的间隙,梁星若将祝英台拉至一旁,用自己作例子说道:“我觉得马文才之所以转学去万松书院,是因为马太守不愿意他与我这庶民女子来往,才故意为之。”
她的弦外之音就是,我与马文才门第悬殊,你祝英台与我兄长梁山伯同样门第悬殊,万一真的生出情意,又不能相守,那是何等的悲哀?
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祝英台看得出马文才喜欢梁星若,自己却深陷情网而不自知。听她这番话,还以为是她与马文才爱别离后心中苦闷,才与自己这知情的“手帕交”诉说。
祝英台先前很讨厌马文才,可后来知晓上次坠崖的事情冤枉了他,愧疚之下倒也少了几分恶感。
正所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要是梁姑娘当真喜欢马文才,她也不想再恶言恶语的诋毁于他。
“马文才对你确实情深,你要是喜欢他,就不要在意那些外在的门户之见,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去万松书院找他。”
梁星若:“……”
所谓的门第之见,只是她用来搪塞马文才的借口而已。
从祝英台的话里,倒也能听出她不同于马文才,是个洒脱烂漫的性情中人。
以兄长的才学,定可成功获得朝廷授官,届时梁家又可以重回士族之列。说不定这祝英台,还真有可能是兄长的良缘。
她不再多话,以免成了拨弄是非的小人。
祝英台此刻却来了兴致,刨根究底的问道:“马文才平日里眼睛都快长头顶上了,那样的人是如何向你诉说衷情的?不会是冷着一张死人脸吧?”
梁星若脸颊微红,不想与她搭话。
“还是像王蓝田那样的?”
祝英台想到王蓝田曾经调戏过一位卖花女,嘴角一咧,轻佻的用手指抬起她的下颌,风流倜傥道:“美人儿,本公子看上你了,你快快从了我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