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布包里翻出一张报纸来。
“既然您喜欢这位先生的文章,这是初次刊登的那一部分,也请收下吧。”
绅士看清报纸上的日期,终于理清了那位老师的意图,心下惊叹时,又带着鼓励的语气问:“关于这位先生,你还知道什么吗?”
男孩笑了,“看来您是刚刚到伦敦啦,我知道的不比其他人多多少,如果您想知道,随便找个咖啡馆坐坐,听他们聊天,就能知道了。”
报童没有骗他。
不仅是咖啡馆,街头巷尾的人都在说那个名字。
爱德蒙刚来伦敦时,也感受过这件事情的受关注程度,每天都有好几千人结伴去向英王请|愿,民主热情空前高涨,沿路甚至有不少政治联|盟宣传,是全城上下的最热话题。
而现在,只要讨论这件事的人,都不免要提起克里斯。
“这部分的数据,班纳特的全稿里面写得清清楚楚,连百分比都给你算好了,你不信去找找。”
“不是说班纳特只是一个乡绅的儿子吗,他那些数据就一定没问题了?”
“你知道什么,他们都说了,这小子背后肯定有个大的党|派支持着,不然怎么能这么快就搞到这么多资料,说不定只是署了他一个人的名字,好引起注意,趁着大家都讨论他,以后再把所属政|党公开出来。”
——那是克里斯凭一人之力做到的。
爱德蒙很想说,最后还是克制住了,为他们揣度克莉丝、轻松带过所有努力而不忿后,他心里又忍不住由衷高兴自豪起来。
他很清楚,即使有那位老师指点,但是每一个环节,只要有一点疏忽或者不尽力,就一定没办法走到这一步。
在浪博恩时,年轻人为这件事奔走忧心,向自己求助,去了彭伯里,每天都忙碌得能和晚归的他照面,连头发也没有时间剪。
爱德蒙是亲眼看着这份论文一步步诞生的。
光看着手里的那本全稿,他就能回忆起每一个相处的细节,他就能说出年轻人为此做了些什么。
即使全世界都能看到,但是这些文字背后的回忆,只有他们俩知道。
他们两个人。
光是这些词语就已经让他想要微笑起来。
爱德蒙正想向那两个人打探一些消息,已经有人用力推开了咖啡馆的门,在一众侍应生的怒视里,他扬声道:“班纳特终于要露面了,这次集会的演讲,我看到他的名字了!”
爱德蒙下意识跟着都往外走的人站起,并没想过要在这个时候去见那个人,却在拥挤的小巷里几乎是被裹挟着涌向了广场。
即使人潮涌动,他还是没费多少功夫就在搭建的台边看到了克莉丝。
还能站在那里不受打扰,显然,即使知道克里斯班纳特只有十八岁,很多人也无法将那篇严谨的文章和漂亮得像是来看热闹的青年扯上关系。
年轻人正和围着开司米披巾的侯爵夫人说话,穿了看上去就很温暖的浅灰色厚绒夫拉克,因为本就身形瘦削,不显得臃肿,反而身姿挺拔,款式很简单沉稳,发尾和每次出席舞会时一样烫卷了,并不过于正式。
台上正在演说的是一位激进派鼓动家,他说得很投入,因为要让后面的人也听清,所以扯着嗓子,脸也涨红了,将全场炒得极热,下方几乎是山崩海啸一样的应和声。
希望下一位不是克里斯,以年轻人的性格,这种演说风格或许会引起反效果,因为情绪调动起来了,开场很难将那些对前一场讨论的声音压下来。
爱德蒙不免担忧起来。
很快,他又看到了那位女助手,她小心捧着什么,好不容易挤过了人群,一下撞进了年轻人的怀里,被扶住接过了。
是一杯冰。
现在是十二月。
爱德蒙看着台上嘶吼,口中不时还会冒出白汽的鼓动家,明白过来。
克莉丝打开怀表,算了算时间,拈起几只冰块,嚼碎了,才又拿出一块稍小的,含在了嘴里。
等集会主持说过她的名字,克莉丝已经在一片掌声里走上了木头搭建的高台上,四下里一瞬间就安静下来。
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能沉下心将一大堆数据细致周全整理,大费周章引经据典论证,大学生班纳特说不定是个戴着厚眼镜腼腆的书呆子,即使不这么想,也都只认为是个十八岁的孩子。
来听的理由也各异:有的人认为她只会引述整理,根本说不出什么,所以来看笑话,有的人单纯好奇写出那篇文章的人,最好听出来她究竟是个什么来头,当然也有她那篇文章的簇拥,相信她有真才实学。
总之,都是冲着文章来的。
却没想到撰稿人是这么容色出众气质超绝的青年。
不必开口,她已经成功镇场了。
一片阒静里,只有自己突然变大的心跳声,克莉丝望着下方一片陌生攒动、却都盯着她的面孔,深吸一口气,趁着这个机会说:
“下午好,我是克里斯蒂安班纳特。”
这个年代没有话筒扬声器,所以必须靠特殊的发声方式,这在为了学习伪声时,她已经和那位歌剧演员学过了。
声音不大,听着悦耳舒适,即使是空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