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七零之冷情知青的佛系妻> 第 113 章 番外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3 章 番外二(1 / 3)

番外二孟延春

“呦,大春,忙完了!”

刘爱民看着孟延春扛着锄头,埋头一个劲儿地往前走,隔着老远大声喊了一声。

孟延春抬头,把锄头放下,笑道:“秋收都忙活得差不多了,你不在家窝着,跑河边来干嘛?”

刘爱民努努嘴,指了指面前的泥地,“喏,抓泥鳅呢。”

说到泥鳅,孟延春不由得慢下了脚步,往刘爱民那边看过去,“怎么样,多吗?”

刘爱民嘿嘿一笑,“你说呢?”

孟延春凑过来,往刘爱民这小子的桶里一看。

“靠,那么多,你小子什么时候找到地儿?”

刘爱民得意道:“嘿,我读书不行,可是论找这些野货,可没几个人比得上我。”

俗话说的好,“秋风起,泥鳅肥,初冬的泥鳅赛人参”。如今秋末冬初,这时候的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还有另外的说法,“天上斑鸠,地上泥鳅”。可见泥鳅从古至今,都是热门珍贵的食材。

孟延春不再犹豫,脱掉鞋袜,把脚伸进了泥潭里面。

深秋的泥鳅肥的很,天气越来越冷,它们这时候都躲在泥巴里面呼呼大睡呢。忽地受到外界的打扰,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农村长大的孩子,每个都是打鸟抓泥鳅的好手,孟延春不过低头忙活了一会儿,就逮住了十来条。

等到太阳下山,孟延春和刘爱民才停手,在河边洗完脚穿上鞋后往村里走。

“支书和婶子陪孟奶奶去探亲去了?”刘爱民问。

孟延春点头:“是啊,先去首都看看小晚和两个小的,然后再坐火车去申市。”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初小晚还是小小的一个,转眼间就是几个孩子的妈了,我们也快老了。”刘爱民感慨道。

孟延春抬脚踢了刘爱民一下,“去你的,男人三十一枝花,我还开得正艳呢,我媳妇不不知道多爱我。”

“还花呢,喇叭花吗,哈哈。”说着,不知戳中了刘爱民什么笑点,他哈哈笑了起来。

“那家里不久剩下你、含韵和壮壮了。”

孟延春:“嗯嗯,等忙完了村里的事,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也要去首都看看。”

“我去,去首都啊。我长那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市里,不知道首都是什么样子?”听到孟延春一家要去首都,刘爱民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羡慕。

孟延春沉默了,他没说什么想去就去之类的话。

他知道,虽然他和刘爱民,还有村里很多同龄人虽然是一起长大的,但是他们之间还是不一样。

他能随便一提,就能带着家人一起去首都,可刘爱民不行。

孟家,当初孟爷爷孟长河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只要肯豁出去,赚钱是不难的。

并且孟奶奶身世不简单,她虽然跟着孟爷爷逃到了农村,但是家底依旧很厚。这些年

(),在农村生活?[((),由于当时的政治情况,属于有钱都没地方花。再者,孟家也不敢把家底显露出来,可如今政策开放了,曾经忽视的差距就展现出来了。

这次孟奶奶带着孟爱国和李兰香去首都看孟晚秋和几个孙辈,大手一挥,直接在首都给四兄妹一人购置了一套院子。

看着嘴里不停念着对首都向往的刘爱民,孟延春心底很难受,他不知道该如何弥补这样的差距。他的这群发小兄弟们,从小被教导着的事如何种地,种地是为国家做贡献,当时农民穷是光荣,可如今社会改变了,城里的人富了起来,做生意的人富了起来,可为什么老实守本分的农民却依旧带着贫穷的帽子,伺候了一辈子的土地,却买不起一张去首都的火车票。

孟延春觉得这样不对,可是他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听着刘爱民的絮絮叨叨的声音,他们分开了,各自回到家中。他把泥鳅养到水盆里,滴了两滴油进去,让它们吐沙子,明天再杀来吃了。

董含韵做好了饭,孟延春去屋里叫了正在写作业的壮壮,“儿子,吃饭了。”

“好的,马上就来。”壮壮写的作业,仍旧是姑父裴行之给他布置的课外作业,很有趣的内容,壮壮做的不亦乐乎。

孟延春看了看儿子,又想到了村里的那些孩子,这样的差距又怎样弥补呢。儿子从小就接受他姑姑姑父那样的人教导,可村里的那些孩子,每天上完课还需要帮家里干活,上山砍柴放牛喂猪,而儿子待在家里,就能接收到外界的新事物,可村里的那些孩子……

孟延春不愿意再想了,他知道他们家过得好,是因为老一辈的努力,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他自己也可能就像刘爱民一样,是一个连首都都不敢多想的农民。

整个晚饭时间,孟延春都异常的沉默,董含韵和壮壮都明显地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壮壮想问,但董含韵给他使了个眼神,壮壮闭上了嘴巴。

交给妈妈吧,妈妈肯定知道爸爸在想什么。

夜晚,董含韵看着走神的孟延春,问了出来,“怎么样,今天回来后就一直走神。”

孟延春扭头看向董含韵,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媳妇,当初奶奶和爹娘说带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