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 陈雷记者将前期采访的进展,陆续汇报给上司娄梅言。娄主任再叮嘱,采访步步小心。他还反馈:“阿雷,我已经将被收容的大学毕业生孙向强之死选题上报编委会,总编辑陈忠平尤其重视。他预判这是一条特别重磅的新闻,下令由分管深度新闻部的副总编杨怀紧盯,盯住记者采访、编辑编稿、美编画版、排版以及校对等整个流程,不得出半点差错。” 我靠!总编陈忠平看重这条新闻,了不得。听说本报总编辑是咱们集团的才子,年纪轻轻从旗舰报社《南国日报》闯出来,单枪匹马从集团内外找来志同道合之士创办《南国都城报》,并挖来华国第一周报《南国周末》部分骨干一道办都市类报纸,很有魄力。他的办报演讲雄心勃勃、壮志飞扬,尽管遭到集团中上层人士讪笑。我相信,《南国都城报》在陈忠平总编辑率领下,将突飞猛进,令华国传媒界刮目相看。 “实际上,社长听取了总编汇报这则新闻题材可能具备更改咱们华国收容条例的政治性功效之后,指示深度新闻部一定要严肃出品这篇大新闻。社长特别嘱咐,你采访倘若遇到棘手、危险的事,比如人身安全等,报社则启动快速反应:你直接向我汇报,我再快速上报分管副总编杨怀,由社长迅速解决。” 连社长都晓得我采访大学毕业生孙向强被收容死亡的新闻,鄙人受宠若惊,坚决执行好采访,不负众望。 “兄弟,你加盟《南国都城报》不到一年,晓得不少掌故啦。既然总编器重,你就好好干,稳妥搞定这则独家的‘核弹级’新闻。” 总编定性的吗? “不是,我判断的。在没见到你的稿子之前,对办报素来严格的总编辑不会轻易下判。” 哦。 “阿雷,我负责深度新闻部的全部采编事务,没精力专门紧跟孙向强死亡新闻的采写事务。从今天起,由编辑王盟对接你的采访,你俩随时沟通采编动态。” 主任放心,我会继续谨慎采访,“啃硬骨头”。 收到娄梅言主任的吩咐,陈雷记者和王盟编辑在线交谈,双方达成共识:精诚合作、采编顺利,及时沟通采访动向。 鉴于被收容者孙向强之死题材极其重大并提防报道遭封杀,《南国都城报》社长再三叮叮铃总编,除了有关采编人员,在稿件见报之前不能外泄给报社其它人员。所以,《京西信报》记者吴铭的朋友们刘乐、白洁、曾漪尽管在南都报社工作,也不知悉同事陈雷于非普疫情依然严峻的三月份正在悄悄采访孙向强被收容而死新闻。 在上手之初,从没接触收容领域的陈雷记者并不知道华国行政法规——收容遣送条例几十年来已经蜕变成鱼肉并残害老百姓的恶性制度。还是听娄梅言主任提到收容制害死了不少人,他才恍然大悟,异常讶异。于是,他在正式采访孙向强死亡之前做“功课”,上网搜索关于反映与控诉收容制问题的公开资料。随着采访逐渐深入,他查找到更多的收容制悲剧,斑斑血泪触目惊心,简直罄竹难书。 华国收容制,如何异化? 在深度采访孙向强死亡事件的过程中,陈雷记者查询网络资料,方才知晓大致眉目。 国内有收容站相关人士接受媒体披露,1980年代的收容遣送站真是受群众欢迎,貌似有点路不拾遗地做好事。“当时上面的政策很好,外流人员收容进来,收容站不打骂他,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回家种菜养猪。”他们吃的大米,都是收容站所在地粮食部门提供的。我们收容站收了一个人,就在表格上打个饭圈,以后凭饭圈到粮食部门领粮食。假如这个外流人一个月吃了200斤大米,我们收容站就可以免费领回200斤粮食。况且,被收容的人回家不用出路费,由收容站人员买车票并护送。收容站的人当作出差,有出差补助。收容站工作人员给外流人员买车票的钱,回财政报销。如此全部由政府开销的送人效果十分好,被收容的外流人蛮受感动,一般都不再外流。一直到1996年,华国有的收容站站长搞歪门邪道,钻收容制的空子,心血来潮胡乱收容群众罚款牟利。全国的收容站都属于民政系统,部分胆大妄为的站长们就肆意串通倒卖人口,非法压榨建小金库大发横财。 近年来非法收容谋财之势,愈演愈烈。于是,华国的收容遣送行政法规沦为残害老百姓的恶法,造成无数人不幸殒命。 3月中旬,他还查寻到一条相关的网络线索,曝光了广南邻省一个县“滴血收容站”。1996——2002年11月,该收容站利用扣人索钱的手段,从10000多名农民身上获取现金320万元,并造成人员案件。报料人,痛恨此收容站站长为非作歹,敲骨吸髓。可是,在无垠的网络上,同样无人问津。 就此,陈雷记者打算,小心翼翼做完孙向强被收容死亡新闻之后,继续报题采访上述网料,再度发掘收容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