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家的学习氛围还是挺浓的。爸爸闲时爱读书,三国演义里的刘玄德,李晨一年级时就翻到了。记得里面有个曰,李晨不认识,问老爸,“回曰。非日。”妈妈手比较巧,喜欢画画。记得前世,姐把爸爸妈妈接到了京城,爸妈给了一部分钱买了在天通苑的房子,一楼,小孩们睡着了,爸爸就打开手机看小说,要么看电视,海峡两岸是他最常看的节目。妈妈则在另一屋弹琴,兴致起来,就轻声和唱,有时候和妹妹一起去华联上美术课,妹妹在里面听,姥姥在外面听,姥姥的作品一点也不差。两人互不打扰。 现在家里不买电视,是为了孩子上学。不止如此,大年初一让姐妹两个去给姨家拜了年后,到年初二,就把门一锁,不让其他人来打扰李晨学习。一直到初七。初八都上班了。李晨利用姐放假在家的这段时间,开始学习高二下的数学,上午自学,抄例题,做批注,紧跟着做练习题,碰到做错的,扭不过来的弯,就去问姐。就这样,一直到正月十一,姐返校作罢。在这短短的十天里,从早晨八点到晚上10点,李晨把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指数,指数函数,对数,对数函数,平面向量,三角函数及其图像,公式,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不等式,复数,导数,排列组合概率,空间与平面,球体,锥体等都粗通了一遍。其中后面的导数,排列组合概率,空间立体几何的内容她感觉只是了解了概念,做题还不行。例题理解就没有那么顺畅,看着例题,顺着思路,能明白,但是合上书,自己在推导一遍时,卡壳,还不是很明白。李晨记下来。准备开学后自己在继续刷题,巩固理解下。 离开学还有那么两三天,李晨就把物理和化学课本拿出来预习,时间太短,每门只不过看了两章而已。不过习题做的比预习数学时多。通过寒假的学习,她几乎是马不停蹄,但是都没学完,也没掌握多少,只是有个粗浅印象而已,她的资质学理确实一般,不如顶尖学生。当然学文更难拿分,她前世都没考过600,只有高三一次过了580,平时都在550分和560之间徘徊。但她坚信,勤能补拙,那么就让她做那只扑楞楞翅膀的笨鸟吧。 她决定给姐写信,告诉她暑假还要去省城补习高二的数理化,让她在暑假提前给他找好了教数理化的学生。以前的老师,新的老师她都可以。因为预习完课本,做过课本练习题公司后,很多都学的一知半解,一换问法,就反应迟钝,看了答案解析才恍然大悟。真悟了吗,?未必。只是在本道题中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过了年,李晨满了17岁,不管是林志颖在17岁的雨季里歌词里唱出的那种唯美,朦胧的少年心事,还是17岁的雨季的电视剧里两男生喜欢同一女生,公平竞争的桥段,二者里面描写的励志场面在高考马拉松的三年里,太不值得一提,能牵手成功,在学校老师默许下,天天花前月下的几乎看不到。常听刘艳给她提到的是,住校生某某谈恋爱,被叫家长了,因为成绩下滑的厉害。某某因为上自习课给女生频传纸条,惹得帮传纸条的同学愤怒,没法静下心来做题,被涌到班主任那里。 至此,距离高三还有一年半,正是人疲惫不堪,各科知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一个不注意,课上打了盹,没听懂,下节课就跟不上,作业也没写完,不会做,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神经衰弱的男生挺多,女生也不少。即使熬夜不睡觉,拿着笔,眼瞅着那个题,就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熬到半夜,早晨失眠,四点就进了教室的男生女生都有。这是没有放弃学习的,最后考了专科,电大,中专,好歹都有出路,读完了分配工作。 稍微有点姿色的女生,不管在文科还是理科,在书山题海里,在灰土土的做题机器人眼里,总是一抹亮色。吸引着少男们的目光。青春懵懂,青春萌动,是人类发展的本能,人类亦是靠此求偶繁衍生息的。在学不进去的日子里,有男生对她轻声安慰,从此靠近,如果两人还能控制住汹涌澎湃的炽热情感,把情感带来的激情转化到彼此之间的学习监督上,两人共同进步,共同考取了同一所大学,即使不是同一所大学,在同一个城市,哪怕大学异地恋,老师都不会说什么,还乐见其成。怕的就是高二下开始学不进去了,学不动了,丧失信心,借心情沮丧,谈恋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结果,高考后还分手了。这样的也不是没有。 调整学习心态,一点一滴地吃透,不贪多,不冒进,不和别人比。做不出来,答错了,考的少,不气不馁,安慰自己,只要没掉下来,就是进步。累了,就趴会,困了,就去操场猛跑,出了汗,喝点咖啡转移一下。高二下的每个周末的晚上,李晨又开始改回10点半睡觉了,早晨晚起15分钟,5点半到校。她发现,多出来的这45分钟睡眠,让她上午第四节课不怎么犯困了,周测答题的时候也思路清晰不少。 在学校的碎片化时间利用里,她基本做到了和住校生同步的速度,早晨不回家吃饭,晚饭不回家吃。中午回家睡觉。晚上回家睡觉。这样她只有晚上才能见到父母,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