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驰这个品牌成立也没几年,已经快速占领国内市场,超过李宁,成为国产运动品牌第一名。 国产运动品牌发展的本来就迟,98年之前,大部分做运动鞋的工厂都以贴牌出口为生,根本就没有自创品牌。 到了98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订单下降,贴牌出口这生意不好干了,不少工厂就开始另谋出路,进入了自创品牌发展阶段,从贴牌外销向内销转型。 不过这个阶段的大部分运动品牌还是没有丢弃加工厂的身份,走的是品牌和加工两者兼备的路子。 也就是这个时候,云驰迅速发展,找了大量体育明星代言,直接略过中间的过程,把自有品牌给做了起来。 其他几个新兴起的品牌,也有样学样,找一些体育明星来代言。 但问题是,知名的体育明星就那么些个,基本上都被深空公司给挖干净了,他们就算是想要抢,也出不起这个钱。 当然了,国内的盘子这么大,云驰走的算是“高端”市场,其他品牌就把中低端市场给接了下去,加上今年燕京申奥成功,运动服侍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云驰只取了一部分,剩下的就留给他们其他品牌。 而云驰并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国内市场,他们这两年不断地赞助欧洲各级别球队,疯狂做宣传,也算是有点效果了,至少现在欧洲也有人能认出云驰的标志了。 云驰不仅仅到欧洲去赞助球队,而且还找很多有潜力的球星赞助,国足有不少年轻球星也都接受了云驰的赞助,后续云驰也会将这些年轻球员送到欧洲留洋。 于东早就说过,只有把球员送到外国去锻炼,才能把水平提高起来。只有一个一个个体的水平提升起来,整体的水平才有可能上升。 在国外,云驰也会赞助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小球员,免费为他们提供足球装备以及部分训练费用。 云驰去年开始做足球鞋,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暂时只有中低端球鞋,不过对于那些并不富裕的小球员来说,云驰的球鞋已经非常够用了。 其实云驰研发足球鞋这事是遭受到很多异议的,云驰因为跟深空视觉设计工作室合作,所以外观设计方面表现一直都很好,但是因为起步晚,所以涉及到材料的研发工作就发展比较缓慢。 足球的技术研发比较难,而且足球鞋的应用场景比较窄,普通人平时根本就不会买足球鞋。 而且在中国,别说是不踢球的,就算是经常踢球的,也很少会去买一双“皮足”,一则是因为皮足价格不菲,比双星、回力的布鞋贵很多倍,大部分人都舍不得买,二则是国内的足球场地也不太适合穿皮足,好多中小学的球场都是煤渣地。 云驰现在出的足球鞋,在国内没多少人买得起,在国外也没人愿意买,这就陷入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不仅仅可能影响品牌形象,还有可能给公司造成库存压力。 把钱花在足球鞋的研发上,投入跟产出根本不成正比。 在国内就有个现成的例子,就在云驰宣布研发足球鞋之后,李宁也紧跟着宣布要研发自己的足球鞋,但是今年李宁那边就没什么声音了。 据说李宁这一年多时间里,花费了一千多万人民币用于研发足球鞋,最终做出来的足球鞋却只有美津浓八九十年代足球鞋的水平。 云驰这边的情况差不多,花了一两千万,做出来的鞋没有比李宁那边好多少。 技术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不过,跟李宁不同的是,虽然研发结果不尽人意,但是云驰这边并没有放弃,依旧在往足球鞋研发里面加大投入。 云驰当然也知道足球鞋应用场景窄,基本上只能在足球场穿,不像其他运动鞋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穿,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足球鞋的研发当中。 因为云驰知道,想要打开国外的体育用品市场,足球鞋是很重要的一环。 云驰现在主攻足球市场,到处去赞助低级别球队,到头来,他们品牌连一双像样的足球鞋都做不出来,那不成了笑话么? 再说他们资助小球员的计划,现在这些小球员还不出名,自然愿意穿云驰生产的中低端足球鞋,但等到他们长大了,慢慢表现出天赋了之后呢,他们还愿意穿云驰的足球鞋么? 总不能云驰赞助球星,然后让球星去穿其他品牌的鞋吧? 不说球鞋的技术能达到阿迪和耐克的水平,至少不能差太多,这样才有跟这些品牌竞争球星的可能。 现在这个年代,耐克跟阿迪在足球界还不像二十年后那样具有超强的统治力,除了这两个品牌之外,球场上还是能看到很多其他品牌的。 不过随着时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