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是深空公司很早就走的一步棋,当年为了把这步棋下好,他们特意把卢卡斯跟斯皮尔伯格也拉到了一起,三方一起拿下了IMAX公司。
这几年,IMAX一直都在蓄力阶段,并没有给他们三家带来多少收入,甚至还需要他们继续投入,但是从今年开始,IMAX突然有了一点小爆发的意思,各个影院都把目光放在了这个并不是太新的技术上面。
IMAX系统的观影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谁都知道它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当然,更好的体验自然需要更高的代价。
这几年好多影院的老板慢慢发现,电影院的营业额很难往上涨,他们的收入也没什么起色,而这时候让他们看到了IMAX。如此好的观影效果,不仅仅可以让吸引观众到影院来,还能够增加营收。
想要真正给观众带来顶级的观影体验,普通影厅改造成IMAX影厅的时候需要改动的非常大。
一个标准的IMAX影厅跟普通影厅区别很大,IMAX的画面分辨率极高,观众可以更靠近银幕,一所有座位的范围都在一个银幕的高度内。
而且IMAX影厅的座位倾斜度比一般影院大很多,因为这样才能够让观众更好的面向银幕中心,有更好的观影体验。因此,IMAX影厅内部需要比较高的空间去容纳超大的银幕,高度从四层楼到八层楼不等。
如此一来,建造标准的IMAX影院时,一般都需要对传统影院做出工程浩大的装修改造,或者干脆就建一个新的IMAX影院。有的老影院,根本就没有改造的条件。
IMAX之所以不好普及,不仅仅因为对影院本身的要求比较高,其影片的制作与储存难度也比较高。IMAX规定,影片储存环境必须在全年二十四小时恒温恒湿的空间,运送全程必须采用全铝制密封箱体,箱体内部还要提供良好的避震支撑,因为影片非常脆弱,颠簸很容易损坏影片。
此外,相较于传统影片,IMAX的反映也很讲究,放映师在放映IMAX影片的时候必须佩戴纯棉洁净的手套,避免手上的油污、汗水以及指纹沾到影片上面,否则在十几万倍的放大效果下,这些污渍会显得非常明显。
但即便条件如此苛刻,成本如此昂贵,还是有很多影院对这套技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希望IMAX能帮他们改造影院,现如今IMAX的订单已经排到2002年年初了,公司也在扩大规模,以应付不断增加的订单。
好多人都盯着《火星救援》为深空公司赚多少钱,却不知道IMAX公司这几年已经开始慢慢为深空公司带来利润了。只要按照现在的轨迹发展下去,IMAX公司早晚有一天会成为一只会下蛋的母鸡。
在深空他们三家公司没有入主之前,IMAX原本的生意逻辑非常很简单,一方面为电影制作方提供拍摄机器,使用尺寸全是全画幅胶片摄像机以及胶片,另一方面给影院提供专门的荧幕和放映机,属于是两头吃,两头拿。
不过于东他们几家公司盘下IMAX之后,就改变了公司的发展策略,让公司着重发展DMR转制技术,将那些即便没有用IMAX摄像机拍摄的电影通过技术手段制作成IMAX影片进行放映。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IMAX摄像机太贵了,一台摄像机造价就要几十上百万美金,有的型号甚至要两三百万美金,胶片还另外收费,这样昂贵的价格不是谁都舍得用的。
DMR解决了制作端的问题,让所有普通电影都有希望变成IMAX电影。
播放端也是困难重重,IMAX设计并建设一个影厅,一般收取费用高达三百万美金,IMAX播放系统又要收两百万美金,也就是说想要搞一个能使用的巨幕影厅,至少要五百万美金。
如此高昂的价格,让很多影院都望而却步。影院不愿意改造,也会影响电影制作方的决策,毕竟能放映IMAX的影院如果没几家的话,为什么要花费几百万美金去将电影制作成IMAX呢?这跟把钱扔水里也没区别。
不过于东他们接手公司之后,直接把播放系统的价格从两百万美金下调到了一百二十万美金,影厅的建设费用也从三百万美金下调到了两百二十四万美金,如此一来,一个影厅要比之前少花一百好几十万美金。
这样的价格IMAX几乎是不挣钱,甚至还可能亏钱,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活起来。
现在IMAX的生意逻辑完全不同了,他们不靠售卖摄像机以及建设播放系统赚钱,而是靠票房分成、设备租赁维护、设备认证等手段来赚钱。
现在票房分成方面收入还比较少,不过等到越来越多的电影愿意转制成IMAX电影之后,这部分收入就会多起来,也将会成为他们公司的主要营收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直在尝试接触IMAX,他对这项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经常在公开场合表达对IMAX的看好,同时也表达出希望能够制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