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章 回长安(1 / 2)

如果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作为儒生的理想,那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就是普通华夏人的人生追求。 骨灰和铭牌被送回乡里,战死将士的功绩被宣示,封赏、抚恤、待遇被告知,虽然家家披麻戴孝,这一切无疑是最能鼓舞士气,提振民心的行为。 静静地站在街道上、百姓中,听着百姓的议论,再想想郭戎曾经的提议,李诵已经有了把国子监六学扩展到七学的想法了。 陇南返程的大军从进入关中开始走走停停,验证了大唐又一次大胜的同时,也再次点燃了唐人的尚武和荣耀。 同样的,那首长缨军的军歌也随着行进的队伍,在整个关中开始流传。 君不见,汉终军的歌谣声在街头巷尾流传,在无数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虽然走走停停,虽然行军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当时间接近十月的时候,德胜而归的大军终究还是走到了长安城的边缘。 所有的长安人还记得去年10月那场盛大的阅兵式,以及阅兵之后那场空前绝后的婚礼。 时隔一年,去岁带给了他们惊喜的那支队伍带着胜利和荣耀德胜而还。 同样是从德胜门入城,同样是行军于朱雀大街,在同样是在兴庆宫之下,同样是在那个广场上,这支强大的军队将他们的风采,再次展现在了整个长安的面前。 同样是那支军队,但是此时的长缨军已经褪去了青涩,气质沉稳,行动刚劲,浓浓的杀气带来了压抑感的同时也让长安的百姓对这支由自家子侄组成的行伍有了更大的信心和信任。 同样的,一场属于长缨军,属于大唐的仪式之后,一队队长缨军的士卒在自己长官的带领下,走入了长安城的市坊之间。 相似的场景接连不断地在长安城的108个坊间重演,一时间长安城内随处可见缟素白衣,但是这孝衣的背后,所有人的心中感觉到的却是骄傲和自豪。 偌大的长安城被一种荣耀、哀伤、骄傲混杂的气氛所萦绕,但是渐渐地,这种氛围变了,所有人坚信大唐已经重新走上了巅峰之路。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对于这支大军的返回表示欢迎,就比如那些在长缨军进攻陇南之前,差一点就发动了叛乱的勋贵们。 此时,挟大胜之威返回的大军,在他们眼中如同催命符一般。 虽然从长缨军出征开始,整个长安乃至大半个关中看起来风平浪静,事实上,在李诵的刻意放纵之下,已经有不止一家勋贵的私兵已经集结。 只不过在暗流涌动最为厉害的时候,就在这些家伙起兵的前夜,留守长安城的一万长缨军辅兵,成了这些勋贵噩梦一般的存在。 名义上是长缨军的辅兵,但是事实上留守长安的都是长缨军的补充兵,接受的是和正兵一模一样的训练。 当某一天,长安城陷入梦乡的时候,这支长缨军的辅兵悄悄出城,处于长安城为数座类似于邬堡的勋贵庄园在瞬间被攻破。 庄园之内那些正准备偷袭别人的私兵惊愕地发现他们成了被袭击者。 是夜长安城的百姓喜乐安康,是夜长安城城外的邬堡中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数千颗血淋漓的人头让所有心中图谋不轨的勋贵心惊胆寒,虽然他们没有起兵,但是之前的各种行为已经被京兆尹的不良人探查,最终汇总到了京兆尹的手中。 面对京兆尹韦贯之的询问,虽然因为惊人的数量,太上皇李诵决定暂时不动手,但是他们的命运从那时候就已经被定下。 随着,长缨军、天策军、羽林军、神威军的返回,手中兵力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太上皇李诵自然不会顾忌。 根据京兆尹韦贯之手中掌握的铁证,一场从长安城内到整个关中,大范围的清洗开始。 在京兆尹衙役、捕快、不良人的引导下,一座又一座邬堡被攻破,一个又一个庄园被攻陷,以逮捕叛逆的名义。 紧接着,根系被拔出之后,一场从大唐立国以来范围最大的削爵被开始。 短短半个月不到,二十位公爷,五十多位侯爷在内超过四百勋贵被削爵、去职。 不是没有人想法反对,但是在十万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禁军的刀锋之下,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 一轮空前绝后的清洗过后,所剩下的勋贵要么是郭氏一样已经彻底决定效忠李唐,要么就是在此次战事中搏命,比如苏、裴等支脉。 被留下来的也包括部分真的老实本分,恪守规矩的家伙,只不过这些本就战战兢兢的家伙,自然不敢有任何妄动的想法。 当然,李诵如此大规模的削爵也是有目的的,毕竟,不砍掉一部分,如何给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勋,将士们足够的封赏。 这些东西跟郭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率军返回长安的时候,率部出征时候刚刚被道爷张嘉轩诊断出来喜脉的一妻一妾都已经足月,已经处于的随时临盆的状态。 将长缨军带回长安之后,确定了长缨军的补充和训练事宜,把军务直接扔给从泾原节度使重新成为长缨军大将军的李愬,一头扎进了长公主府之中。 三天之后,一双儿女的降临,更是让郭戎乐不思蜀。 对于郭戎这一有些意外的举动,太上皇也乐见其成,给他放了一个月的大假,让他好好地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时光。 元和元年,对于大唐,对于太上皇,对于朝堂,对于大唐的军队,都是胜利和辉煌的一年。 但并不意味着在各条战线上都是这样的, 回鹘可顿,大唐的燕国大长公主李旋确实掌握了回鹘的权利,但是她权利的来源并不是自己,而是源于那位已经卧床不起的怀信可汗。 原计划,李诵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