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页没看完,也仍在她的桌子上摆着。她常来常往,已与老宫女达成了默契,她书案上没看完的书不会来动,看完以后由她自己放回书架上,比在自己家还自在。 李善用先花了一会儿工夫把之前的书看完,自己动手放回书架上,之后终于开始了医案整理的工作。 皮司药的书单是排好了先后顺序的,她对照书单,先取了前二十本书出来,仍是不急忙摘抄,先把目录翻看了一遍。 她以前没见过医案集,现在才看懂原来医案就是医家的诊疗记录,写明面对什么样的病人症状、如何施治、疗效如何,既备日后查询,也为自家子孙与门人弟子留下学习参考的资料。 一位名医一生治疗病患不啻万数,但一部医案集纳入的医案不过数百,已经是在名医验案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荟萃了名医一生临证经验的精华。李善用翻看了一下内容,她于医理方面尚属初学,大部分内容都看不明白,但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如此读了几天,看完了十几册医案集,李善用渐渐觉得自己好像读出了几分滋味。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好像忽然就能读懂了,细一深究却又不是真的懂,只是脑海里有有了极为粗浅的一个框架,急需向其中大量填充有用的知识。于是她越发刻苦地攻读起来,多亏有姜姨一丝不苟地按照陆女官的吩咐,认真盯着不许她废寝忘食,这才没作践坏了身体。 一个月以后,李善用将皮司药书单上的书全部粗略浏览了一遍。因是初学的缘故,她对大部分医案都看得云里雾中,不能像正常情况一样看过一遍就记住七八成,但凭着超强的记忆力,还是初步地发现了一些端倪。譬如治疗脾胃气虚的患者,许多医者都会选用白术、茯苓、甘草,而且这三味药常常同时出现、互为配伍。 李善用隐约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了什么门径,但凭自己粗浅的医理知识,又想不透其中的道理。于是,她收拾了几页特意挑着摘抄出来的医案,去见了皮司药。 皮司药一看就笑了:“课上还没讲到这一节呢,倒被你眼尖先看出来了。这是四君子汤加减,人参健脾、白术燥湿、茯苓渗湿、甘草和百药,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是补气健脾第一方。” 皮司药并没多想,如常将四君子汤的用法用量和方义给李善用细细解释了,便打发她去了。李善用欲言又止,觉得似乎还有什么问题没讲透,可一时又想不出还要问什么,只好先作罢,回斋舍用过晚饭后再琢磨。 回到斋舍,姜姨笑眯眯地迎上来,帮她更衣洗脸,将换下来的衣服收好预备明天洗。李善用走到饭桌前,晚饭已经摆好了,今天有她爱吃的酸甜虾球,迫不及待地想伸筷子,却被姜姨递过来的一碗汤挡住了。 “女官,饭前先喝汤润润,方不伤脾胃。”姜姨笑吟吟地提醒。 “哦。”李善用怏怏不乐地放下筷子,开始喝汤,心神却仍是控制不住地在四君子汤相关的那些医案上流连。 汤喝到一半,无数想法在她脑海中豁然贯通,她猛地顿住手上的动作,噌地站了起来。 姜姨吓了一跳,连声问道:“女官?女官!你去哪儿啊?!好歹把饭吃完呀,你最爱吃的酸甜虾球还没吃呢!” “藏书楼……”李善用只顾得上丢下三个字,就已经跑远了。 皮司药交给她的任务是简单地摘抄医案,按病症分门别类整理,这样整理成册后可供医家在遇到疑难病症时,快速查阅名医验案,启发治疗思路,这是现行常用的整理医案的办法。 可是,如果在整理时就对名医验案进行分析呢?治疗同一类病症时,名医验方中使用最多的是哪几味药、这几味药中有哪些是古方的主药、有哪些是古方之外新发现的组合、存在哪些配伍关系,名医们采用最多的其他治疗手法是什么、使用最多的穴位是什么…… 皮司药的书单上,医案总数有数千则,各类病症均有囊括,如果这样分析一遍,是不是就能发现许多新的经典配伍和方剂呢?而且,通过这样的分析,她可以全面了解各有所长的名医们的诊疗思路与核心用药,再加上过目不忘的超群天赋,对于她来说,这绝对是一条快速、高效的学医路径,未来傲视同侪、前途无量不在话下。 李善用紧紧攥着手里的笺纸,上面是她刚刚运笔如飞,以几则验案为例,试着总结出的几味核心药材,激动得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一双大眼睛炯炯发亮, “你该回去睡觉了!”一件烘得温热的衣服,伴随着老宫女难掩关心的冷硬话语,落到了她的肩头,将她从速成一代名医的幻想中惊醒。 “谢谢裴婆婆!今日扰了您休息,我明儿把衣服洗干净再给您送过来。”她这才醒悟过来,自己是穿着斋舍内才穿用的单衣就跑了出来,在藏书楼不知不觉就待到了深夜,已经晚于老宫女每日安寝的时间很多了,连忙站起来道谢,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