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3年。 距离秦军夺下平阳城与武安城的时间仅过了数月,根据秦王嬴政的命令,桓齮再次做出重大决定。 军营中,桓齮与一众部下商讨:“距离我们进攻武安城与平阳城,已经过去了数月,可是据我军探查,李牧与其部将,还在继续攻燕,竟没有任何回邯郸城的意思。这赵国到底打的啥主意?” 秦军旗开得胜,此时风头正劲,部将都尉们纷纷发出狂笑:“不就是一个李牧吗?他肯定是得知将军兵法诡变,轻易拿下武安城与平阳城,因此不敢迎战、大人,此时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兴许那李牧是怕了将军,才不敢带兵迎战。我们来个直捣黄龙得了。” “哈哈哈……”不可否认,就算他们猜测李牧因为不敢重掌大军对阵桓齮,而未及时从燕国归来。可是,毕竟李牧此前击退匈奴和东胡强敌,攻燕连胜之事,也让他们心有忌惮,毕竟,赵括和廉颇带给秦人的记忆,太深刻了。此时李牧不敢主动迎战,正中他们的下怀。 桓齮脸上也露出了微笑,不过他并不认为李牧不敢担任主将,而是猜测道:“据闻,赵王迁不学无术,重用奸臣,有亡国之态。此时的赵国,全靠一众大臣维持稳定,迁其能力与其兄长赵嘉差得远了,也许李牧就是因为树大招风,引起了赵王迁的忌惮,才一直不让李牧回赵,与我秦军对垒。” 一众部下笑过之后,也觉得桓齮的话有道理,李牧身为相国,又连打胜仗,关键的是,他的相国之名,是赵悼襄王所封,而此时是赵幽嫪王当政,新王对旧臣忌惮,实属正常。 “既然赵国国情如此,我们更要利用这一个弱点,痛击赵国,趁早把其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只要赵国灭了,我大秦统一天下,指日可待。”桓齮做出了决定。 “再次派大军二十万,出兵赵国!” 一众部下心中一凛,之前他们秦军进攻赵国,也只是一场开胃菜而已,接下来秦军对赵国的进攻,恐怕更加猛烈,不惜成本。 虽然他们秦军暂时占据上风,但他们这些部下,可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赵国可不像韩国,软柿子好捏,赵国这个柿子,实在太硬了。 “如今韩国的宜阳城,对我们秦军,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并且他们也不敢再对我秦军有任何羁绊。因此,我们可以暂时不去招惹司马尚。我秦国大军,可以从宜阳城出击,再经过长平城,翻过赵国境内的太行山脉,一步步吞并赵国领地!”桓齮一边指着沙盘,一边决定出兵路线,这令部下们暗中点头 。 同时,他们不得不佩服秦王嬴政的高瞻远瞩,几年前,嬴政就命令王翦与杨瑞和出兵韩国。 如今这个韩国,连年承受秦国支配的恐惧,对秦国完全没有了敌对意识,正好方便了他们秦国大军出击。 而十几年前的长平之战路线,又恰好是秦军适合攻赵,灭掉赵国的突破口,若是没有嬴政提前提出攻韩的决策,恐怕他们还要事先攻打一番韩国,让其老实的听话。 起初他们这些部下得知秦王要两员大将率兵攻打韩国的时候,仅仅是觉得这只是壮大秦国的国力,加固嬴政的统治,现在他们利用到了这一好处,才知道嬴政的英明和神武。 同时,他们也不得不对桓齮这个大将军认同,因为桓齮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可挑剔的,而且就算桓齮打了胜仗,也不骄不躁,平稳对待。这是秦国之幸,大王英明,将领睿智,兵丁强大。 如果是他们这些都尉,肯定不会做到如同桓齮这般。 秦国的大军,在桓齮的命令下,缓缓出动,按照桓齮制定的路线,仅过了两日有余,他们就已经到达了宜阳城。 当他们到了宜阳城下的时候,秦军已经接连赶了两日的路程,士兵们都有些疲惫了。 韩国得知秦国大军竟然出兵二十万,停在了宜阳城脚下,韩王安当时就惊了,连忙命令封锁全城,全面备战。 不过韩王安却对此露出苦笑:“我大韩国经历连番惨败,哪里还有抵抗秦军的能力,这二十万秦军,岂不是可以将我宜阳城给直接踏平了?” 他心中已经做出决定,只要秦军攻城,他们便放弃抵抗,接受秦军的一切要求。 因此,韩王安主动来到了城墙上,亲自接待秦军。 他在城墙上方大喊:“秦军止步,这是我韩国宜阳城,再进一步,便是在向我宜阳城开战!” 城下带头的秦军多是将领级人物,听到韩王安的话,纷纷愣了片刻。 “噗……”不知道是谁,笑了一声。 “哈哈哈……” “韩国宜阳城,就是一个笑话,就算我秦军向宜阳城出战又如何?” “如今的宜阳城如果能在我秦军进攻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