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 章(2 / 3)

加入书签

九阿哥比谁都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诸皇子之中就没有比他更倒霉的,哪怕是和他一样有个亲哥哥的十四弟。

为了平衡,一母同胞的俩兄弟很难同时封高爵,就像宫里如果有姐妹花,位份要么是都不高,要么是一低一高,绝不会都在高位。

但十四弟可是当了皇阿玛五六年的幼子,颇受宠爱,不似他,两边都占不着,既不受看重,又不被宠爱,他要封高爵何其难也。

九阿哥愁眉苦脸道:“这功劳要是能用金银买就好了,起码有个明码实价,如今这样,我都不知道往哪儿使劲。”

办什么样的差事有功劳,差事办成什么样有功劳,而不是倒扣分,多少功劳加在一块才能换个爵位。

他都不奢求亲王爵,甚至郡王爵也不求,皇阿玛下一拨封爵的时候,给他个贝勒就行,别给个贝子磕碜他。

八贝勒食指和中指轻轻叩击桌面,这爵位也不是不能用金银买。

上辈子他夺嫡的时候,九弟便是八爷党的财神爷,通经济,搞钱是一把好手,而不管是朝廷还是皇阿玛都很缺钱。

九弟现在被皇阿玛安排在刑部当差,发挥不了经济之能,但现在不能,不代表日后不能,首先得让皇阿玛知道九弟有这个才能。

“刑部的差事不能懈怠,好好配合两位尚书,起码每日都要过去点次卯,皇子安分守己这便是一份功劳了,九弟有通经济之才,众兄弟里无人能及你,不妨把生意做大做强,你若是能做到京城首富,皇阿玛不说让你去户部行走,也得给你个内务府总管之职吧。”

内务府虽非六部,但关联着整个紫禁城和大大小小的宗室,权力大且多,现在的内务府总管是太子的奶公凌普,而上辈子他也曾做过内务府总管,那是一废太子之后,群臣举荐他之前,皇阿玛还不曾防备厌烦他。

九阿哥顺着八哥的思路,双手一拍道:“退一步讲,便是不被皇阿玛看着,赚来的银子和产业也都是实打实的,怎么都不会吃亏。”

他可是有五个闺女,按照八旗那些懒汉闲人的话说,他九皇子宜生女,女儿多,要好的兄弟多,上头还有皇阿玛、额娘和太后要孝敬,银钱少了不够,多多益善。

兄弟俩言语之间,就已经把既定目标从争储变成了争爵,又把争爵简化为做生意赚银钱。

九阿哥能这么快接受,也是因为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不接受也没办法,八哥不能生养,皇阿玛对此还知情,他们根本没有争储的可能了。

不过,哪怕事已成定局,九阿哥的意思却是不急着退。

“十弟和十四弟虽是自己人,我也相信他们会守口如瓶,但此事我认为还是不要告诉他们,越少人知道越好,日后我也会当做不知此事。要让外头人知晓,是八哥你有情有义,不愿辜负八嫂,你们这样才是纳兰容若口中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如此也算是一段佳话。”

八哥痴情,哪怕福晋不能生养,也绝不为了子嗣纳妾,这话传出去,那些他们辛苦争取来的人心慢慢也就散了,不用他们做什么,原本的布局也就都没了,用不着他们亲自把人遣散。

九阿哥火急火燎的来,火急火燎的走,当日,京中便出现了两条传言。

一条是昨日八贝勒去乾清宫求皇上不赐人,只愿与福晋相守,皇上虽生气,但出于怜子之心,还是同意了,且派出两名御医常驻八贝勒府,为八福晋调理身子备孕。

另一条是今日九阿哥与八贝勒大吵了一架,九阿哥劝八贝勒子嗣为重,八贝勒为八福晋痴情不悔,向来交好的两人为此在八贝勒府吵了一架。

八贝勒痴情种的名声迅速在京中传开,有人羡慕,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私下打赌,赌八贝勒能痴情几年,还有不少聪明人已经琢磨出真相了。

毓庆宫。

内务府总管凌普从底下人那里得了消息,便直接跑来向太子爷汇报。

“……这两条消息都传得极快,不可能没人在里头捣鬼,说不定就是八贝勒自己在让人散布消息,八贝勒对八福晋越痴情,安郡王一系的人便会对八贝勒越死心塌地。”

八福晋是已故安郡王岳乐的外孙女,是现任安郡王马尔浑的外甥女,八贝勒对八福晋好,那就是在给安郡王一系的人示好。

至于八福晋不能生这事儿,那就更简单了,只要八贝勒看重八福晋,爱惨了八福晋,那谁生孩子就一点儿也不重要了,生十个八个出来都影响不到八福晋的地位,八贝勒这是在拉拢安郡王一系。

由此可见八贝勒不光狼子野心,还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太子爷可不能因为八贝勒出身卑贱,就放任这条会咬人的狗做大,这几年他们可没少领教八贝勒的手段。

太子轻轻转动手中的茶盏,老八这算什么招,为了讨好安郡王一系,连脸都不要了。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岳乐还活着的时候了,岳乐的爵位都被皇阿玛借故从亲王降到了郡王,而且朝廷几次远征准噶尔,军中势力也是更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