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6 章(2 / 5)

加入书签

生?

京城各种消息传的都快,他今日巡街巡的就是国子监附近,巡完街又去吃了个饭才回府衙,并未听到坊间有国子监相关的传闻。

公孙策朝他摇摇头,“并非案情。”

苏景殊委屈巴巴,“怎么不是案情呢?我爹要是不小心把我打死,这可是命案呢。”

老苏磨了磨牙,现在人多,等回家再收拾这糟心的破孩子。

展昭顿了一下,识相的离似乎闯了大祸的苏小郎远一点,等公孙先生为他解惑。

公孙策把刚才的事情说给他听,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展昭:!!!

“唐门?那个近百年都未在江湖中出现过的蜀中唐门?”

公孙策语气沉重,“正是。”

展昭是江湖出身,对江湖中的各个门派和隐世家族知道的更多,听到炸药出自唐门后就变了脸色,“唐门弟子亦正亦邪,家国情怀江湖道义在他们眼中毫无异议,那炸药真的是为了答谢小景殊才给他的?”

此话一出,旁边其他人都脸色大变,“展护卫

此话何意?”

“蜀中唐门世代居于唐家堡,近百年都未曾在江湖中出现过,据说上一次露面还是在唐朝。”展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唐门的传闻说出来,“唐门弟子不与名门正派结交,也不屑与邪魔歪道为伍,独来独往行事诡秘。江湖中人畏惧他们的毒药暗器,多将唐门视为江湖邪派敬而远之。”

江湖争斗生死自负,小景殊阴差阳错救下唐门中人是他心地善良,可是要报答救命之恩给什么不行,何必给稍有不慎就会爆炸的炸药?

如果小景殊没有把那些炸药抛之脑后,而是时不时拿出来把玩,那东西一旦碰到火星能将整座宅邸都夷为平地。

不要觉得他夸大其词,唐门弟子行走江湖时江湖中人闻唐色变,朝廷工匠制出来的药料没有炸山平海的威力,不代表唐门的炸药不可以。

将危险的炸药交给懵懂无知的幼童,怎么听都不像报恩,更像为了隐藏踪迹斩草除根。

听众们:!!!

苏景殊:???

不是!没有!展猫猫你想太多了!

他就是随口编个故事让炸药的来历合理化,怎么会衍生出那么多事情?

唐门多酷啊,飞鸢泛月暴雨梨花,玩游戏的时候多少人为他们痴为他们狂为他们哐哐撞大墙,怎么在这里名声这么差?这不合理!

展猫猫!小心将来真的冒出个唐门弟子告你诽谤!

苏洵越听越气越听越怕,捏着半根藤条的手都在颤抖。

这是没出事,万一真的出事,他们一家老小岂不是都要被这小子送上黄泉?

其他人默默腾出地方好让怒火中烧的老苏教训儿子,连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都不欲阻拦。

这次的确是苏小郎做的不妥,是该打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苏景殊:!!!

会出人命的!真的会出人命的!

编故事的人的命也是命!你们不能不管不问!

小小苏没了依靠,怕他爹真的把他的腿打折慌不择路往外跑。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这是孔夫子说的至理名言,逃跑不是错,留在暴怒的老父亲面前等着挨打才是不孝。

老苏毕竟是年近半百的人,跑起来根本追不上那臭小子,开封府衙人来人往不好也让人看笑话,公孙先生和孙直讲无奈摇头,好说歹说把人劝下来。

儿子不懂事,回家关起门来再教育也不迟。

苏景殊悲愤不已,真就一点活路都不给他留呗。

官家要是再退让,他化为厉鬼也要回来搞事!回来找到主张求和的官员家里,挨家挨户表演吊死在他们面前!

他不会制造炸药,他只是炸药的搬运工,为什么要这么难为他?

孙直讲拍拍老友的肩膀,儿子太聪明也不尽是好事,嘚瑟了那么多年,这下遭报应了吧?

接下来的事情交给开封府,他先带学生们回国子监,景哥儿就不带回去了,多给他留半天的假挨打。

苏景殊:QWQ~

先生(),见死不救真的是不对的。

王雱和庞昱朝可怜的小伙伴挥挥手○()_[((),这事儿太复杂,他们这些外人实在不好插手。

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小伙伴还活着。

两人留下最真挚的祝福,然后冷酷无情的转身,不顾小伙伴的泫然欲泣,跟上大部队回国子监。

王朝马汉策马狂奔跑去三司衙门城外请广备指挥使,等广备指挥点好人手立刻火急火燎往回赶。

武器作坊建在城外,广备指挥使不用亲自参与武器研制,平时待在三司衙门处理事务,有事才会去城外的作坊查看。

幸好三司衙门离开封府近,不然他们从城外作坊把人带回来怕是天都要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