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 章(2 / 3)

加入书签

算苏轼不提要求,家里也不会在吃食上短了他们。

考试时贡院只提供热水,其他食物以及餐具都要考生自备。

陈世美的案子刚过,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盯着今年的会试,生怕再出个陈世美那样狼心狗肺的东西来玷污他们的名声。

这场考试的严苛比以往更甚,考生能带进去的东西也要经过层层检验,据说就算带的是干饼子,也要把干饼子撕成饼块块来确定里面没有夹带小抄。

要吃热乎的,还要能通过检查,很简单,泡面能完美的符合所有要求。

他们之前考秀才考举人的时候已经验证过方便面是名副其实的方便,这次考试就是时间长了点,但是和其他热水泡饼子吃的考生相比,能连着九天有泡面吃已经很不错了。

苏轼:!!!

不——

苏辙:……

他也不太想连吃九天泡面来着。

苏景殊被吃货哥哥缠的没办法,灵光一闪想出个好主意,“哥你别急,我看看能不能弄个简易自热包,再准备些羊肉、兔肉和蔬菜,到时候让你配着热水吃锅子。”

苏轼不知道什么叫简易自热包,但是顾名思义,应该是个简陋的能够自己发热的包。

贡院里吃羊肉锅子啊……

大苏眼神飘忽,已经能想到到时候会惹来多少骂声。

不过想想他们哥儿仨在眉州老家考试时凭泡面拉过的仇恨,只是换个地方拉仇恨而已,和好吃的相比不重要。

苏辙有些犹豫,“二哥,景哥儿,这样会不会太惹人注目?”

苏轼不甚在意的摆摆手,“无妨无妨,你只说要不要吃吧。”

苏辙很想拒绝,但是想想四面漏风的贡院,再想想热腾腾的美味羊肉锅,最终还是屈服在美食的威力之下。

三兄弟达成共识,二话不说就是干。

制作自热包的原料很简单,有生石灰、铁粉、盐巴就行,这个不用游戏系统苏景殊也知道。

小小苏找齐原料随意比例混合,测试了几次没有发现问题,于是开开心心跑去找哥哥们报喜。

然而——

程夫人一脸复杂的看着傻儿子,“贡院的检查那么严格,你们觉得这东西能带进去?”

这个小土包能热饭,谁知道会不会造成其他危害?

贡院本就简陋,不小心把号舍点燃了怎么办?

大苏小苏小小苏:……

他们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自热小火锅计划夭折,原因:审核不通过。

程夫人对傻儿子们实在没办法,直接剥夺他们胡乱准备的权利,马上就要考试,该温书的温书该放松的放松,别的事情不要管,省的给她添乱。

三个傻儿子灰溜溜的各回书房,连苏轼也不敢再为了口腹之欲说什么。

弟弟力气没他大所以可以胡搅蛮缠,娘亲不行,娘亲打人用藤条。

二月初三,开场第一天,天还未亮,苏景殊便从被窝里爬起来跟他爹一起送两个哥哥去贡院。

他起的晚,带了一笼小笼包在马车上吃,等他填饱肚子,马车正好停在考试院外面的街上。

排队的人太多,接下来的路只能两个哥哥走过去。

有道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考试院外面排成长龙的举子年龄相差迥异。

苏洵看着人群中头发花白的老举人不由感慨,“还好爹放弃的早,不然可能考到两鬓斑斑也考不中。”

苏景殊瞅了他爹一眼,没敢接话。

两个哥哥都不在,这时候最好不要打扰他爹感慨人生。

今年会试比往年早,春寒料峭很折磨人,老苏目送大苏小苏进场后便带上小小苏离开,会试一考九天,他们只要在考完时再来接人就行。

苏景殊昏昏欲睡,还想回家再补个觉,却感觉回去的路不太对,“爹,是不是拐早了?”

苏洵抬眼,“不早,今天去你王叔父家做客。”

“哪个王叔父?”苏景殊打了个哈欠,他爹人脉太广,姓王的叔父太多,他实在猜不到是哪个王叔父。

苏洵慢吞吞解释道,“你初到京城时在诗会上见过的王介甫王叔父,你王叔父年前进京述职,如今调到京中任三司度支判官,他家雱哥儿和你差不多大,今天先带你去认识认识,之后去国子监也能有个伴儿。”

苏景殊眼睛一亮,王安石啊,晓得晓得,“爹,王叔父家的胖哥儿要和我一起考试吗?”

“你要是觉得这么想心情好,也可以这么自欺欺人。”苏洵抬手敲敲儿子的脑袋瓜,“还有,是雱哥儿,不是胖哥儿。”

苏景殊撇嘴,“爹,您进京那么长时间至今不自卑也是很难得。”

爹和爹不能比,比起来真的能气死儿。

苏洵顿了一下,“人家雱哥儿自幼聪敏,不然你以为你王叔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