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新楚> 第三百二十章 定御史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章 定御史台(1 / 2)

熊槐将设立御史台的想法抛给了政事堂,讨论通过后就将正式颁布。

楚国现有官制,令尹主政,上柱国主军事。令尹之下有左、右尹。左尹负责协助令尹处理政务,右尹负责司法刑狱。另外令尹之下还有工尹等负责专业事务的官员。

原本上柱国只是拱卫郢都安全的武官,后来慢慢地成为了武官之首,掌全国军事。大司马负责具体的军事作战,左右司马作为大司马的副手,协助大司马制定作战策略,或者独立带兵。

令尹为百官之长,但有时也会带兵打仗。

总体来说分工不甚明确,职责界限不清晰。若是碰上无能的国君、强势的令尹,军政被一把抓,也不是什么好事。

御史台是熊槐向楚国中央官制动的第一刀,效仿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秦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主管全国行政,太尉负责总揽全国军政,御史大夫则负责皇帝与群臣的沟通并负责监督群臣。

自秦起始至两晋,各个封建王朝都是以三公九卿制作为基本的中央官制构架,直至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才宣告结束。

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丞相,上柱国相当于太尉,如今新置御史大夫,如此三公之前身便有了。

景华既出任御史大夫,便不能再兼任左尹。熊槐原本打算取消左尹,但是左尹原本负责的事务总要有人接住,总不能让令尹亲自处理吧,总归是需要有人来做,索性便暂时保留着。

左尹该让谁出任呢?令尹、右尹都是昭氏之人,这左尹势必要慎重选择。

熊槐想了许久,决定让郑康担任左尹。郑氏这几年为楚国经商赚钱无数,而今更是参与了信鸽的培育。郑康虽是商贾,但其做事稳重,也未谋私,这一点熊槐也是清楚的。对于这样的人,是需要给予赏赐的。

是以,在熊槐的提议中,景华去职左尹,任御史大夫;郑康升爵中大夫,接任左尹之职。

当然,偌大的御史台可不止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还有主簿、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官职名字是熊槐定好了的,各个职位的人选由政事堂讨论而定。

设置御史台,没有人反对,毕竟国君也在监察范围之内,御史台就像一条条绳子,不仅绑住了百官,也绑住了国君。

景华出任御史大夫没有异议,但是屈原出任御史中丞却遭到了反对。

反对的人是昭阳,“大王提议中,御史中丞乃是御史大夫之貳,屈原虽然担任数月的巡查使,然其毕竟是百家学院的学子,初入朝堂便出任要职,臣怕屈原过于年轻,缺乏朝堂历练,难以服众。”

其实昭阳倒不是有什么别样心思,实在是屈原太年轻了,即便熊槐喜欢屈原,也不能揠苗助长,如此恐对屈原不利。

“嗯,是寡人思虑不周,那便令周霄或高齐任御史中丞。至于屈原,寡人也不打算让他再回百家学院了,以屈原之才华,出任掌书,给寡人掌管文书奏折吧。”

掌书,其实就是尚书。当然,也不是什么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这些,尚书演化成外朝尚书要经过数百年的时间。现在的掌书,其实就是熊槐的秘书,与御史中丞一样,是王宫之内的官。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人选基本选定,接下来是侍御史,因为楚国现在国府部门不多,熊槐便只计划设置三名侍御史。他们负责检察朝堂百官,如果朝官的高级官员犯法,由侍御史报告御史大夫然后上报给国君,低级官员可以直接弹劾,或者会集体弹劾。

监察御史,即巡查使,负责监察地方。政事堂经过数日的讨论,制定了监察御史的职责。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凡战伐大克获,则数俘馘、审功赏,然后奏之。

另外还有主簿一名,掌印,受事发辰,核台务,主公廨及户奴婢之职。

如此,御史台的架子便算是搭起来了。至于侍御史以及监察御史的人选,熊槐就不关心了,政事堂会协助景华甄选。

七月初的大朝会上,熊槐正式宣布了设置御史台的提议,并让朝臣们建言。因为之前就有风声传出来要设置御史台,是以今日朝臣们也早有心里准备,而且纵有不满也不敢反对。

于是,御史台算是正式成立了,景华与郑康也正式走马上任。

屈原任尚书一事并无太多人关注。熊槐原本有一名尚书,如今又多了屈原。在熊槐的计划中,待屈原历练几年,尚书台也就可以设立了。

郑康可谓志得意满。

几年时间,郑家从一介商贾之家,一跃成为宦官之家,而且身居左尹高位,前来道贺之人简直要踏破门槛。

老朋友杜赫第一时间登门拜访。杜赫如今是中大夫爵,丹阳之战后出使秦国归来后因为一场大病,休养了大半年,如今身子骨也好利索了,熊槐将楚国迎来送往的工作交给了他,并让年轻的苏秦做其副手。

范息刚好在郢都采购楚纸,闻讯也前来祝贺。他带来消息说,楚军攻下延陵后暂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