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药王(1 / 5)

李治捧了作业来见父皇时, 正好长孙无忌也在。 听小外甥是来回答问题的,长孙无忌就坐在旁边,双手撑在膝盖上, 准备一起听听——若是雉奴答得不好,还能救个场。 倒是皇帝见他这样炯炯有神, 心道:若是雉奴答对了还罢, 若是错了, 岂不觉在父亲与舅父跟前丢了颜面。 于是便指一事, 让长孙无忌先回门下省衙署去了。 长孙无忌旁观不成, 只好遗憾起身。 只剩父子二人的时候,皇帝才温言道:“雉奴,你想到什么只管说,不必怕错。你还小呢, 错了朕也可以教你。” 李治定了定神, 把他的回答说出来。 在父皇拒绝了薛延陀和亲,只扣下聘币时,李治有想过,父皇只是为了恼怒薛延陀所以不肯和亲, 兼之顺带吃掉薛延陀送上门的好处吗? 应当不只是。 父皇此举也是做给漠北各部看的:薛延陀这些年能不断壮大,正是因为大唐灭了□□,却对薛延陀秋毫无犯。因此漠北各部臣服, 连着漠南的小部落也都向着薛延陀进贡。 这份聘币就是证据:薛延陀必是从各部收缴如此多的财物马匹。 可现在,大唐拒绝了和亲, 还是以这种打脸的方式。 “父皇是要以此示大漠诸部:仆骨、回纥、同罗……” “告知他们, 大唐已经不再承认薛延陀是属国, 只是战败部——大漠这些年受到薛延陀欺压的部落未必没有反心, 只是一畏惧薛延陀国力兵力, 二畏惧薛延陀是大唐的属国,哪怕唐军打到□□边界,都停下了脚步不肯犯薛延陀。” 可如今,大唐要将当年给与薛延陀的尊重,收回来了! 而薛延陀的二十万大军新败,又刚强征了一波各部财产……不知此时漠北,有多少野狼一样的部落,正瞪着碧油油的仇恨的眼睛,盯着薛延陀这只受了伤的虎豹。 迫不及待地想要咬一块肉,直到这只病老虎成为奄奄一息的老虎。 “到时候父皇再派兵去打薛延陀,岂不是轻松省力。” 皇帝起初是正色听儿子阐述的,后来唇边笑纹却不禁越来越深。 雉奴并不只有乖巧和仁厚,他亦有心胸和眼光。 二凤皇帝心情复杂起来,当然,是一种好的复杂:孩子长大了啊,还长得这么优秀。 又想起妻子临去前,最放心不下的除了太子,便是还年幼的儿女,拉着他的手要他照应孩子们。 那现在呢,你看到了吗?咱们最小的儿子,也已经长大了。 于是二凤皇帝毫不吝啬地夸赞了一番幼子,饶是李治从小被他爹宝贝惯了,都被夸得不好意思甚至于脸红起来。 旁边的云湖听着都觉得牙酸,什么雉奴这样聪明,朕真是要欢喜的夜里都睡不着…… 云湖就没见过皇帝这么爱夸宝贝儿女们的父亲! 他虽碍于硬条件没当过爹,但见多识广,旁的宰辅们教育儿子,绝不是这种流派,那都是恨不得一眼扫过去,儿孙齐齐打哆嗦的威严。 李治被夸了良久,直到皇帝意犹未尽停下来喝蜜水润喉,李治的耳朵还是红彤彤的回不来颜色。 云湖要上前为圣人添蜜水,李治忙起身接过紫铜小壶亲手添水。 然后皇帝又开始夸:雉奴也太孝顺了,果然是朕最贴心的孩子。 李治原来也没少被夸,但今天被夸得太密集,以至于他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荒谬的想法:等下,四哥是不是天天被父皇这样夸,所以信了他是父皇唯一的大宝贝,才总想对太子哥哥取而代之吧。 据他所知,父皇虽很爱夸赞儿女,但……其实是很少直接夸太子哥哥的。 太子哥哥承担了父皇绝大部分的期望和严苛。 李治看着眼前十分满足于他倒了一杯蜜水的父皇:如果是他将来做了太子,能接受如今宠爱他的父皇,变成一个要求甚多,看他怎么都不满意的严父吗? 他会不会也如此刻的太子哥哥,患得患失,心里苦闷无处排解,以至于行为失矩? 不同的身份,就要承受不同的代价。 李治放平了呼吸,耳朵也褪去了红色。 他,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 晒孩子,是家长们的通病。 皇帝在惊奇发现了幼子的成长后,只自己高兴觉得有些孤单,便先一挥手,大方赏赐了晋王府所有属官,还让李治回去亲自分赏。 之后仍觉得不够,又让云湖请长孙无忌回来说话。 才冒着严寒走回门下省,还未及坐下好好喝点热水暖暖的长孙无忌:…… 你是皇帝你有理。 只好揣上一个新手炉再顶风走回来。 长孙无忌进门后,皇帝就将方才的事儿细细说了一遍,中心主旨便是:发现幼子比想象的更出色。 长孙无忌顿时不冷了,心头火热。 之后便努力按捺住喜色,做出大舅哥兼宰辅的本分,在旁对皇帝庄重严肃点头道:“陛下从前是太过疼爱晋王,才总觉得孩子长不大——臣也是如此,两个小儿子就总觉得要护着些,其实老大老二他们在这个年纪,早就被臣扔出去摔打了。” 两个父亲讨论的不亦乐乎。 长孙无忌乘势就替李治要来了一份差事。 “李勣大胜归朝,合该有一份亲王迎出城门的体面。” “陛下既然觉得雉奴如今也长大了,不如将这桩事交给他去做?且陛下也别操一点心,只让他自己去与礼部论仪程去。” 皇帝笑容满面:“好,就这么办!也让旁人看看,朕的雉奴也长大了,还这样能干!”哪怕是长孙无忌,也被皇帝这至为骄傲的语气,激出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这雉奴不过是去做一份迎接工作啊,妹夫你要不要这么骄傲过头啊?好似大败薛延陀的是雉奴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