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崔祁又问道:“霁儿,你希望夫人怎么做呢?”
霁儿露出迷茫的神色:“我不知道,但我希望阿母能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他对于唐昭王的死没什么看法,因为他只给了他血脉,其他的父亲该给予的东西他都吝啬的不得了。
相同的血并不会带来爱,唐国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同胞兄弟,他们也能斗的你死我活。
唐国的乡下有一个沉默的少年,他生的好看,却极少开口,不知来历,不知名姓,每日只是劳作。
有时间的时候他会帮人写信,农户的识字率基本是零,他便替远行的游子寄来家乡的思念。
李识很习惯乡下的生活,他生性淡泊,不喜名利,在洛京的生活对他是种折磨。唐昭后曾问道:“不识,你是唐王的嫡长子,为何会如此无欲无求?”
他回道:“我并不觉得这些有什么可追求的。”
“那你想要什么?不识,你越是这样,你的父亲越是无视你。”
昭后还想接着说就是因为你的淡泊,昭王才厌恶自己,不肯相见的,可不识轻轻地笑了:“母亲,你还没看清吗?大王从来不爱你。他不愿见您和我关系不大,大王只是喜新厌旧罢了。母亲,别对大王抱有期待了。”
他虽然愚笨,可不会自欺欺人,昭王的表现那么明显,何苦上前找不痛快?王后总是骗自己唐王只是太忙,但他有空闲时也不会来的。
后宫总是有新人的,他还要统御千面司,和心腹密谈,一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实在提不起心情去看被磋磨成深宫怨妇的王后。
不过他从不对王后诉苦,同时也维护着王后在后宫至高无上的地位,好让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乡下的生活很平静,不识并没有特权,该交的税,该服的徭役他都一个不差。
看他年岁渐长,人也老实可靠,里正主动要为他做媒:“小郎,你都成丁好几年了,该成婚了吧?”
不识又拔下一棵杂草,思考一会才说道:“好像是的。”
他和唐王剑珣同岁,按照唐国规定,十五岁便要成亲了。毕竟到处都有大工程,劳动力严重不足,早婚早育也是为了增加人口的其中一个政策。
“别好像了,李识,你还有亲人吗?叶家姑娘特别能干,一家都是可靠的,快派人去提亲吧。”
里正很喜欢这个不怕苦累的年轻人,看他孤身一人,没有亲戚帮衬也心生怜惜。
上面的大人物当然可以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家里养着数不清的侍女舞女歌姬。
可穷人不行,能延续自己的血脉已是拼尽全力了,很多人尚未娶妻便死在了战场和工地,只有幸运儿才能活到衰老。
‘在当下,衰老也是值得庆幸的,绝大多数人是活不到老去的,尤其是在唐国。频繁的战争损耗了大量壮年男子,四十岁便是一村的长者了。
生命的短暂也让他们格外在意下一代,像李识这样年轻能干不多说,长的还不错的男子不成婚简直是在挑战他们的底线!
里正不知他的来历,但他依旧热心地选了附近最勤劳的好姑娘,至于能不能成,还得看两家的意思。
“我只有一个出嫁的妹妹,里正,此事就请您多加转圜。”
李识已经不是唐国的公子了,公子不识在几年前便暴毙而亡了,他只是个无父无母,无牵无挂的普通人。
血脉可以否认,十几年的陪伴却是无法隐藏的,他听闻妹妹定亲就开始向洛京而去,走了半个月还是没有赶上妹妹的婚礼。
后来他偷偷去看了嫁为人妇的瑰,她变得消瘦苍白,而她的良人也是痼疾缠身,明明身量不矮,却单薄的好似格院生产的纸片。
接受多年贵族教育的不识不会骂人,但此刻他是真的想骂唐王。
瑰性子散漫,天真纯粹,怎么能把她嫁给一个病秧子?
但他已经是死人了,他的意见无关紧要,反而可能害了妹妹。所以他又走了一个月,回了乡下。
唐国的不允许百姓私自流动的,尤其是不能随意来洛京。
此举犯了大忌讳,千面司当然上报给了唐王,她原本面无表情的脸突然扭曲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大哥毕竟是瑰的同胞兄长,妹妹出嫁他理应来参加的。”
密信上写的很明白,不识向来温和,可这次,他气的咬牙切齿。
后悔是无用的,唐王知道自己错了,可她不能承认。
一个毫无权势的农夫,一个出嫁的公主,谁也威胁不到自己。骂就骂吧,她不在乎。
叶家姑娘的确是个好女子,她一眼就喜欢上李识的俊美,他立刻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不过自己此生都无法离开这里,应该也没有辜负的机会了。
所以他笑笑:“我叫李识,今年十七。”
他只说了自己的名字和年龄,因为他的身份碟上只有年龄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但他的身份碟又的确是真的,这可是唐王和太子亲自下放的。
“你比我大两岁啊。李识是吗?我叫粟。”叶姑娘性子豪爽大方,在洛京,他没见过敢如此大声讲话的人。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