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夜饮(2 / 3)

加入书签

以死尽忠,我桓家也只有双手奉上,方为忠臣”,桓郑继续言道。

“世子对慕如有顾虑,自是应当”,慕如继续道,“慕如此前在梁州的种种,只为向桓家表证慕如有效忠桓家之能,至于效忠桓家之心,慕如自会向世子证明”。

“慕兄之能,我已尽知。慕兄之心,桓郑实在不明。慕兄此前一贯为刘大人效力,刘大人也视慕兄为子侄,连慕兄心仪连宋公主,刘大人也多多助益,慕兄今日此举,只怕刘大人,心寒”,桓郑道。

“刘大人对我,是因着祖父的缘故。我投奔刘大人,原是寄望刘大人顾虑祖父之情助慕如报仇,无奈刘大人心无大志,只愿富贵终老。刘大人要我筹谋梁州,不过也是贪图梁州富庶,而不知梁州地塞之要。我受刘大人赏识,不能违拗,但也不愿一身所能只为权贵谋财,故而特地留有首尾,提醒世子留意。慕如无法,慕如一要报毁家之仇,二要将家学报效明君,虽愧对刘大人,也只能以大局为重”慕如继续言道。

听到此处,桓郑脸上终于有些满意,扶起慕如,斟满自己的酒杯,举起酒杯敬慕如,二人双双举杯饮尽。

“慕兄此言,桓郑甚为动容,只是我桓家却无不臣之心。慕兄今日所言,句句死罪”。

桓郑一顿,又继续道,“但桓郑欣赏慕兄心性,当为慕兄保守秘密,慕兄日后可不能再向他人言及。”

桓郑怎会轻易吐口,但又感慨慕如人才,权且先试探,再行考较,“我既钦佩慕兄,当为慕兄打算。我听闻,慕兄倾慕连宋公主已久,我可为慕兄成全此事”、

听到桓郑谈及连宋,慕如心中一惊。

经今夜一谈,慕如更怜惜连宋公主,连宋公主无婚配之意,慕如断不会连累她,搅扰她清净的生活。也怪自己行事不周,到底不谨慎,惹人注意,让有心人利用,若不能了断清楚,只怕连宋公主多年自保所得清净,会因自己而不复存在。

“世子说笑了,我并不倾慕公主。我憎恶皇家,怎愿娶皇家女。不过是慕如报仇心切,想搭上公主早日获得些许权利。若能得世子青睐,慕如自可不必牺牲姻缘求进身之阶”慕如道。

“既如此,倒是桓郑乱点鸳鸯谱了。也无妨,连宋公主,虽是公主,却毫无地位,帮助不了你。慕兄日后若有心仪的人选,我必然为你尽力。”桓郑道,“今日与慕兄相谈甚欢,日后,还望慕兄,能来多多走动”,桓郑一脸深意,看向慕如。

“慕如明白,世子放心”慕如了然于胸。

…………………………………

酒罢,慕如回到刘府。刘崇正于堂上候着。

“与桓郑谈的如何,他可信你”,刘崇道。

“三分信,七分疑。所幸羌州的信件在梁州就被拦下了,没到桓郑手中,不然,只怕是功亏一篑”,慕如道。

“从桓郑下手,要比桓德容易些。桓德这个老狐狸,又要权势,又要名声,既把持朝政,又怕史官一句篡权弑君记录在案。僵局不破,我们就难替陛下,争得主动权”。

刘崇道。

“桓郑年轻气盛,甫一降生便有绝对的权利,不能体会他父亲苦心经营才有如今地位的苦心,也唯有如此,才是我们对付桓家的所在”,“你要取得桓郑信任,鼓动他起事,我们便有瓦解桓家的把握”。

“只是,桓家若起事,只怕胜负难料,万一败了,我们岂非置皇家于危局,更将挑起战事,涂炭生灵”,慕如担心道。

“老夫这十数年,一直筹谋兵力部署,梁州是桓家实力所在,羌州遏制梁州的咽喉,我们此前运作,看似筹谋梁州,实则是控制羌州,这便多了一份胜算,再加上朝中,忌惮之余,觊觎桓家势力的实则不少,只是谁都不愿出头惹祸。但若有朝一日,桓家有失足之时,只要我们有压制的把握,这些宵小便会从暗处涌出,助我们一臂之力,这便是我们最大的胜算”,刘崇道。

“大人筹谋的是,慕如自当全力辅助”,慕如道。

“只是如此并不够,你要加紧与公主的婚事,有驸马的身份,凡事会更得力些”,刘崇道。

“大人,可是我。。。”慕如犹豫不决。

“我见你与公主往来频繁,你当是喜欢公主的才是。只是每次谈及婚事,你都犹豫不决,这是为何”刘崇关切道。

“我是欣赏公主,但不想违背公主心意,而且,我。。。”慕如道。

“可是你慕家因皇家获罪,怕别人议论你不顾先祖颜面攀附皇恩的缘故,才犹豫不决吗”,刘崇道。

“自然不是,祖父临终遗言,慕如不敢忘,不敢将毁家归咎于皇室,更不敢忘祖父仁怀天下的教诲,只要是能做到祖父的仁爱天下,我慕家的委屈是无妨的”慕如道。

“既是如此,你又是为何。你这般犹豫不决,早晚悔之晚矣。你既欣赏公主,即使有其他顾虑,也当考虑公主。公主毕竟是公主,纵然她不愿意,皇室也没有不出嫁公主的道理,到时候,陛下随意指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