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样的文章,没有相当的笔力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此人能得头名也是实至名归。”
“驸马爷当真神人也,这人原本据说资质平庸,不曾想原是深藏不露。”
几个主考官你一言我一语,赵祯无奈,只好钦点了他的状元名册。
头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第三探花。一般都是几个主考官根据排名送到御前,最终由皇帝拍板。
宋太祖以前,选拔人才是由礼部来拟定名单,只要通过了省试,殿试的时候第一名是不会改变。但在宋太祖时,就发生了省试第一并不是殿试第一的场面,到了仁宗的时候,范镇就是一个吃了亏的书生。
本来范镇是可以好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凭着真才实学拿一个理想的官职。但在当时参赛的不伦贫富、身份地位的考生都有,当时有一个考生是当朝宰相的儿子。省试的时候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于是就成了众矢之的,赵祯为了不让其他考生觉得科举也是有徇私的嫌疑。于是就下令禁止宰相的儿子以及他的门生参加殿试选拔。
范镇就是那个门生,并且他还是礼部确定的第一名。他自然是不服的,这样怎么公平呢。于是礼部官员上呈他的文章,拿出真才实料来据理力争,赵祯不得已让他参加了殿试。北宋时的殿试,就跟我们现在写作文一样,首先是要字数满足,其次是有理有据。但怎么说呢,范镇已经给皇帝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哪怕他文采再好,不合皇帝的口味,结果放榜后成了第七十九名。
这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本来赵祯也不想让穆青得状元,可既然话已经放出去了,只能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