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牢,好生看管,明日献于杭州!把刘汉宏的死党,统统拉出去砍了!”
刘汉宏骂声不绝,被拖了下去,换来杜雄和师爷的阵阵狞笑。
8、杭州董昌府衙。钱镠押着刘汉宏进府缴令。董昌大喜,对钱镠道:“
听闻将军大获全胜,我已拟好奏章,力荐将军,将战果上报朝廷。只是这刘汉宏,兵荒马乱的,不宜押赴帝京,干脆杀了算了!”
刘汉宏道:“吾节度使,非庸人可杀。我尝梦持金杀我者,必钱镠也。”
董昌道:“好!钱将军就麻烦你把刘汉宏带出去,斩了!速去速,庆功宴已摆上,别误了开宴吉时!”
“遵命!”钱镠道:“来人把刘汉宏押赴刑场!”
董昌望着他们的背影哈哈大笑,吩咐道:“诸位共赴庆功宴,一醉方休!”
(很快,董昌被任命为浙东节度使,移镇明州;在董昌的大力推荐下,钱鏐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9、长安武德殿。唐昭宗端坐大宝,文武百官伏地山呼:“参见我主万岁万万岁!”
“免了,免了!”唐昭宗摆摆手道:“即将科考,乃天下盛事,四海举子云集京城,这关中三辅大地却一连三月大旱。朕连下三道圣旨,求雨做法,却无人敢应,好不令朕烦恼!”
众官都不敢言语,宰相韦昭度出列启奏道:“启奏陛下,虽然无人应诏求雨做法,却有一位民间大才子托微臣上书进谏,请陛下御览。”
“民间大才子?我大唐文风猎猎,只有当年的李太白堪称大才子,还有何人当得起此名!”唐僖宗略感不悦道。
韦昭度躬身施礼道:“陛下,此人也是我大唐举子,有志于报国效忠,甚有文采诗名;此人就是杭州新登人罗隐罗昭谏是也。”
“哦,罗隐啊。他的名号朕也听说一些,他的诗文,朕倒没看过,写的一部什么《谗书》,颇有叛逆之嫌,听说他屡试不第,自号什么‘十不第’,要是真有才不早就高中了吗?我们大唐历朝历代重视文士。罗隐大概是个邪才歪才吧?他那邪歪
文章为什么叫做《谗书》啊?”唐僖宗对罗隐颇多讽刺。
“陛下,这《谗书》名字的来历,微臣倒有些知晓。罗隐在该书序言中自嘲地写道--我来到京城七年,饥寒交迫,几乎不像一个正常人了。丁亥年的正月,拿过这本书来自己骂自己:‘他人用书得荣誉,你却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书取富贵,你却因此得贫困。’所以,我的书不过是自己谗媚自己罢了,就叫谗书吧。说起来这罗隐应该有些真才实学,只不过就在民间,未受朝廷教诲,故而言语不逊;如以后脱了白身,自我约束,还是可以为朝廷效力的。”
“是吗?他真有才?”
“陛下,罗隐诗名为天下文士传颂,还是颇有新意的。微臣对他作的《蜂》一诗就颇为佩服。容微臣给陛下诵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嗯。看来罗隐是有些文才,不知他的上书可有新意?爱卿可曾审阅?”
“陛下,微臣恐怕罗隐唐突,故而先行查阅,虽无高明宏举,却也是正道,忧国忧民之心尽显其中。”
“呈上来吧,待朕看看!”
韦昭度急忙拿出罗隐谏书捧与侍御官,侍御官双手放到龙书案上,打开。唐昭宗草草一看,面露不悦之色,将那谏书丢到案下,怒道:“罗隐狂妄不悖,竟敢讽刺朕求雨作法的诏命荒唐可笑,实在可气。他不是改名罗隐了吗?就让他归隐乡野去吧。这等邪才永不录用。”
“陛下息怒。微臣定当斥退罗隐,好生教训。”韦昭度收起那谏书,惶恐道。
“退朝!”唐昭宗站起,拂袖而去。
“恭送陛下!”百官急忙躬身齐呼。
(罗隐再次落第,不过名气却更大了,其诗文越发为天下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