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秋风思忖之际,只听慕容丹砚接着说道:“沈万三想到李善长一案牵涉之广,杀戮之惨,心中越发慌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拼命磕头,额头鲜血迸射,直将地上的金砖都染得红了。太祖皇帝沈万三抵死不肯说出透露消息之人,心中对他越发厌恶,正要下令让锦衣卫将沈万三拖出去千刀万剐,突然有一名太监悄悄溜到他身边,小声向太祖皇帝禀报,说是娘娘陛下回宫,有要事向陛下陈奏。” 慕容丹砚说到这里,略停了停,对厉秋风说道:“厉大哥,你可知道这位娘娘是谁么?” 厉秋风听慕容丹砚讲述的故事漏洞百出,压根没有放在心上。此时听慕容丹砚问起,他强忍笑意,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厉某不知,还请姑娘赐教。” 慕容丹砚心下得意,笑嘻嘻地说道:“提到这位娘娘,那可是咱们大明朝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便是太祖皇帝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民间流传着‘大脚马皇后’的故事,讲述的便是这位马娘娘的传说。马娘娘心地善良,当年跟随太祖皇帝起兵之时,便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后来虽然做了皇后,仍然不改善良本色。许多大臣获罪,眼看就要被太祖皇帝斩杀,马娘娘心下不忍,往往出面求情,太祖皇帝念着马娘娘与自己是患难夫妻,还曾救过自己的性命,看到马娘娘向自己求情,往往会网开一面,饶了大臣的性命。此时太祖皇帝听太监说马娘娘有要事陈奏,心下雪亮,知道有人将自己要杀沈万三的消息告诉了马娘娘,马娘娘不忍沈万三被杀,想来是要为沈万三求情。太祖皇帝虽然性子严峻,但是对马娘娘颇为敬重,轻易不肯拂了马娘娘的面子。是以听了太监禀报之后,太祖皇帝挥手要太监退下,转头看着沈万三,冷笑了一声,口中说道,你这奸商犯了死罪,原本要将你千刀万剐,抄灭九族。只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今日朕网开一面,饶你不死。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下旨抄没你的家产,全家流放三千里,逢赦不免。 “沈万三听太祖皇帝说完之后,当即磕头如捣蒜,谢过皇帝不斩之恩。只是沈万三虽然免于一死,但是家财尽数抄没入宫不说,而且官兵抄家之时,不识得聚宝盆是宝物,竟然将它砸得粉碎。沈万三知道自己没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心力交瘁,流放途中又被官兵辱骂侮辱,郁气积于胸中,还没走到流放之地,便即暴病身亡。也有人说是太祖皇帝暗中派出锦衣卫高手,在流放途中将沈万三毒死。可见家财巨万的大商人被官府忌惮,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丁观如此小心,多半是知道沈万三的下场,才会夹着尾巴做人,不敢有丝毫嚣张跋扈。” 厉秋风心下暗想,马皇后素有贤名,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当年太祖皇帝杀戮甚众,马皇后心下不忍,曾出面为大臣求过情。不过得到马皇后求请之人绝对不是寻常官员,更加不会是沈万三这等富商。自己在锦衣卫当差五年,只听说马皇后为宋濂求过情。这位宋濂是世间一等一的大儒,与刘伯温大人是好朋友。他被太祖皇帝召到朝廷做官,出任翰林院编修,后来更是做了太子朱标的老师。太祖皇帝对宋濂大人甚是看重,甚至称他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马皇后知道宋濂是一位有大学问的文士,对他也甚是尊敬。后来胡惟庸案发,宋濂大人的孙子宋慎被牵连到此案之中。其时宋濂大人虽然早已致仕,告老还乡,可是太祖皇帝恼怒之下,竟然将宋濂大人也抓到京城,想要将他一并斩杀。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知道此事之后,心下大惊,极力劝说太祖皇帝,为宋濂大人求情。其时太祖皇帝因为胡惟庸谋反一案恼怒欲狂,斩杀甚众,朝廷上下一片肃杀之气,谁也不敢轻易劝谏太祖皇帝少杀慎杀。马皇后素有贤名,从来不干涉朝政,可是为了救宋濂大人的性命,不得不站出来向太祖皇帝陈奏。据说马皇后在后宫对太祖皇帝说道,即便是平民百姓之家,若是为儿子请来老师教授读书写字,还能始终以礼周全,何况陛下是真龙天子!宋先生早已致仕,告老还乡,必定与胡惟庸谋反大案无关。 只是太祖皇帝正在恼怒之时,虽然他对马皇后向来尊重,却也不肯饶过宋濂大人的性命,任凭马皇后如何劝说,他只是摇头不语。待到吃饭之时,太祖皇帝见桌子上只有一些青菜,却没有酒肉,心下奇怪,正要责问随侍左右的太监,马皇后身穿素服跪拜在太祖皇帝面前,口中说道,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太祖皇帝见马皇后如此模样,心下不忍,终于赦免了宋濂大人的死罪,将他安置到茂州。宋濂大人次年病故于夔州,享年七十二岁,算是善终。慕容姑娘讲述的故事破绽甚多,压根当不得真。 两人谈谈讲讲,不知不觉之间又走出了数里,终于到了码头近前。丁观停下了脚步,静候厉秋风和慕容丹砚走到自己身边,这才陪着笑脸说道:“东安城素有辽东名城之称,这座码头在关外规模最大,虽然及不上天津卫和登州卫的码头,却也相差不远。” 厉秋风见丁观一脸恭谨的神情,心下雪亮,知道此人方才一直走在前面,那是因为他有意让自己和慕容丹砚说话,免得他走在身边,两人说话之时会有所顾忌。厉秋风心下暗想,怪不得阳震中对丁观甚为信任。此人做事如此缜密,又善于察言观色,任谁都会将他当作心腹来用。 三人走到码头近前,只见海边停泊着五六十只大船,此外还有许多小船,比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