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汴河之畔(1 / 1)

我是孙九鼎,字国镇,忻州人,我是大宋朝太学的一名学子,在我们这个时代进入太学,就预示着有无限美好的前途。

太学,是大宋的最高学府,汇聚了来自各地的才子,我们在这里学习经典,探讨学问,准备着未来的科举考试。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我坐在书桌前,摊开《四书》《五经》,吟诵着孔子、孟子的教诲。晨风中,书声琅琅,伴随着窗外鸟儿的鸣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课堂上,我们聆听先生的讲解,他们都是饱学之士,对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讨论着《春秋》的微言大义,争论着《易经》的玄妙变化。每当先生提出问题,我总是积极回答,渴望得到他的赞许。

在太学,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同学习,一同探讨,一同进步。在课余时间,我们也会聚在一起,讨论时事,交流心得。有时,我们会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但最终总能达成共识。在这里我有一位同乡与我至交。他叫段俊仪,我们两个情同手足,在完成繁重的作业后,我们经常携手畅游汴梁城。

这一年,是政和七年,一直威胁大宋的辽国,正在被一个叫金国的新兴的小国骚扰,听说金国和辽国打了一仗,互有胜负,谁也没能得了便宜,于是两国终于坐下来进行议和。这对一个威胁了大宋朝100多年的大辽国是一个耻辱,但对大宋国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好事。这一年的七夕节,大宋的首都汴梁城尤其热闹,据说很多大户提前几天就已经建起了乞巧楼,就连汴梁城的青楼也搭起了七彩棚,街道上家家户户都提前挂满了花灯,今年的七夕节毕竟又是一个繁华的夜晚。段俊仪昨日已经去了位于汴梁城竹栅巷的姐姐家。于是我准备在七夕节去找他一起游玩。

我们就学的太学位于东京开封府内城朱雀门外的御街之东。距离汴河不远,我们很快就到了汴河畔。

汴河,连接黄河与淮河,从东京汴梁穿城而过,南北水路在此汇聚,分外的繁华。

汴梁城的夜空,星光璀璨,银河横贯天际。城内的街道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

街道上,商贩们叫卖着各种七夕应节物品,包括用黄蜡制作的凫雁、鸳鸯等“水上浮”,让漂亮的姑娘们放到水中,在七夕节祈求上天赐予自己一双巧手。用泥土制作的“谷板”,上面种植着嫩绿的粟苗,点缀着小小的茅屋和人物,展现出村落的景象。还有精致的“花瓜”,瓜身雕刻成各种绚丽的图案。用油面蜜糖制作的“果食”,形状各异,巧夺天工,真是色香味俱佳,夺人眼目又令人馋涎欲滴。

富贵人家在庭院中搭建起“乞巧楼”,摆满了供品,如摩睺罗、花瓜、美酒、笔砚、针线等,华楼上的男男女女分别写诗、做女红,焚香行礼,进行“乞巧”仪式。妇女们则望月穿针,或将小蜘蛛置于盒中,第二天观看蜘蛛网的织成情况,以判断是否“得巧”。儿童们手持荷叶,穿梭在人群中,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青楼女子们也纷纷在门外搭设彩楼祭棚,拜星乞巧,竞相攀比,争奇斗艳。

我漫步在汴河之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我并不知道,这一天将改变我的命运。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