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三月初八,新年伊始,新皇温景安至今膝下无子,皇后沈凌汐以及贵妃顾梦妍、淑妃宋雨萱皆无所出。朝堂之上,礼部尚书周熙进言大选秀女,绵延后宫。他叩首奏道:
“臣以为,皇上如日中天,正当壮年,理当广纳秀女,为皇家开枝散叶。”
皇帝微微皱眉,心中暗忖这礼部尚书好生事端,却不好当面驳斥,便转头看向左相李逸风,问道:“爱卿意下如何?”
李逸风何等聪慧,即刻洞悉皇帝心思,拱手奏道:“陛下,选秀之事关乎重大,须得从长计议。且皇后娘娘及诸位嫔妃皆贤良淑德,未必就不能为陛下诞下龙儿凤女。”
周熙还欲再言,却被皇帝打断:“此事暂且搁置,日后再议。”言罢,便宣布退朝了。
下朝后,左相李逸风的随从侍卫面露疑惑,问道:“老爷,您一心想将自家千金送入宫中,缘何又要阻止陛下选秀呢?”
李逸风答道:
“我虽有意将女儿送入宫中,但此时提出选秀实非明智之举。其一,皇上初登大位,根基未稳,当以国事为重;其二,后宫已有多位嫔妃,若此时选入大量秀女,势必引发后宫纷争。况且,我相信皇上自有分寸,无需我等臣子过多干涉。”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了十二月十七日,礼部尚书周熙见时机已然成熟,便再次联合兵部尚书章超之、镇国大将军戚华、右相赵文卓,发起选秀廷议。此时,朝堂之上,皇后沈凌汐的父亲大理寺卿沈庆、贵妃顾梦妍的父亲吏部尚书宋涛、淑妃宋雨萱的父亲御史大夫顾清皆赫然在列。只听周熙朗声道:
“陛下,自先皇龙御归天,新帝即位已逾一年,然而龙脉仍未有所绵延。臣提议举行选秀,充实后宫,以延续皇室血脉。”
吏部尚书宋涛和御史大夫顾清闻此言论,皆颔首称是。
这时,左相李逸风站出来说道:“臣认为,选秀固然重要,但也需考虑国情。当下民生尚未安定,选秀一事恐会引发民间之不满。”
皇后之父大理寺卿沈庆也附和道:“陛下,老臣认为左相所言极是。此时选秀,实非良机。”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皇帝温景安沉默片刻后,沉凝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选秀之事暂搁一旁。朕会命人深入探查百姓之需求,待时机成熟再作定夺。”
而后,一直到了乾隆三年二月十四日,礼部尚书周熙和其他几位朝臣皆欲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以光耀门楣,于是周熙让左相李逸风、右相赵文卓代表群臣出面劝说陛下选秀。
左相李逸风和右相赵文卓对视一眼,齐声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选秀之事正当其时。”
礼部尚书周熙连忙附和道:“陛下,臣之女周晓岚,年方二八,貌若天仙,品德高尚,实乃选秀之佳选。”
其他大臣们见状,也纷纷推荐自己的女儿。
皇帝温景安微微皱眉,他心中明白这些大臣们的心思。他看向皇后沈凌汐,只见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皇帝心想:“这些大臣们无非是想通过选秀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朕的后宫岂能成为他们权力斗争的工具。”
于是,皇帝开口道:“众位爱卿的好意朕心领了,但选秀之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朕会亲自考察各位爱卿之女,再做决定。”
大臣们听了皇帝的话,虽有些失望,但也只能遵命。
下朝后,沈凌汐一脸凝重地对温景安说道:“陛下,选秀之事迫在眉睫,陛下需得尽快选秀才行啊!臣妾会精心挑选几位朝臣之女充实后宫,如此一来,前朝与后宫便能相互制衡,陛下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温景安听了这话,不禁有些惊讶,他看着沈凌汐,问道:“汐儿,你竟然愿意让朕选秀?”
沈凌汐微微一笑,轻声说道:“陛下,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作为创世神明为您精心设计的情节。早在我将陛下送到这个时代之前,我便已构想好了这些事件。陛下试想,身为一国之君,岂能没有后宫呢?而有了后宫之后,各种精彩纷呈的故事方才会接踵而至。若是陛下不肯纳妃,岂不是太过单调乏味了吗?况且,陛下与臣妾皆曾在现代世界生活过,自然深知宫斗小说的妙处。臣妾期望陛下能与我一同亲历这些风风雨雨,如此,我们方能在这人世间领略更多的乐趣,您说是不是呢?毕竟,陛下,未来我们将会永生永世地相守相伴。在此期间,我们需要在人世间经历种种磨练与考验。不然的话,我早就带着陛下一同前往仙界,过上神仙眷侣般逍遥快活的生活了。我所考虑的是,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体验一下人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陛下,请放心,只要有我在您身边,整个宇宙都将任我们随心所欲地遨游把玩!”
温景安回应道:
“既然汐儿都如此说了,那就依你所言吧。”温景安面带微笑,轻轻抚摸着沈凌汐的秀发,“不过这选妃之事就交由汐儿全权负责吧,朕对汐儿的眼光深信不疑。”
沈凌汐展颜一笑,“多谢陛下的信任,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此时,温景安再度开口询问:“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