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群贤毕至,大理寺卿沈庆,御史大夫顾清,吏部尚书宋涛,左相李逸风,右相赵文卓,兵部尚书章超之,工部尚书张永,鸿胪寺卿王心一,镇国大将军戚华等诸位文臣武将齐聚一堂,还有大皇子温景裕,二皇子温景彦,皇太子温景安,三皇子温景洪,四皇子温景琰,六皇子温景桓,七皇子温景涣也都悉数在场。
皇帝温盛烨高坐龙椅,威严庄重,他沉声道:“西楚大军压境,陈仓关、萧关、金锁关等关隘告急,大齐腹地岌岌可危,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兵部尚书章超之率先出列,慷慨激昂道:“陛下,微臣以为,当遣大将率军出征,给西楚以迎头痛击,重振我大齐国威!”
镇国大将军戚华抱拳附和,声如洪钟:“末将愿亲率大军,保家卫国,虽死犹荣!”
然而,左相李逸风却不以为然,他摇头道:“此举不妥,此时出兵,无异于正中西楚下怀。我朝应先固守关隘,同时派出使者与西楚议和。”
御史大夫顾清颔首表示赞同:“李相所言极是。战争犹如洪水猛兽,只会带来生灵涂炭,不如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朝堂上众说纷纭,皇帝温盛烨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最终落在了皇太子温景安身上,“太子,你有何高见?”
温景安上前一步,拱手道:“儿臣认为当下应当双管齐下,一方面整军备战,严阵以待,另一方面遣使议和。若西楚有意和谈,则罢;若其执意开战,我大齐也必将让他们有来无回!”
温景安的回答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了在场大多数官员的认可,他们纷纷点头称是。顾清也补充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我们不仅要如钢铁般坚不可摧地做好战斗准备,还要如春风般和煦地展现出我们的和平意愿。如此,方能在谈判桌上取得有利地位。”温盛烨听了两位重臣的建议,犹如醍醐灌顶,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就依你们所言。传旨下去,令各地加紧练兵备战,同时选派使者前往西楚进行和谈。”
然而,大齐派出和谈的使者却如羔羊入虎口般被西楚给杀了,西楚更是扬言誓要踏平大齐。
消息传来,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犹如火山喷发一般。
“岂有此理,西楚竟如此嚣张!”章超之怒气冲冲地拍案而起。
“这是西楚的挑衅,我们绝不能如绵羊般示弱!”戚华也是怒不可遏。
李逸风和顾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担忧。他们知道,这一次的形势比之前更加严峻了。
“陛下,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策略。”李逸风沉声说道。
温盛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向温景安,“太子,你觉得呢?”
温景安深吸一口气,犹如泰山般沉稳地说道:“父皇,此时已无退路,只能应战。但我们必须如履薄冰般谨慎行事,尽量减少损失。”
温盛烨点了点头,“朕明白。传旨下去,调兵遣将,准备迎战西楚。”
随着皇帝的命令下达,大齐的军队开始迅速集结。各个将领也都摩拳擦掌,准备与西楚一战。
然而,西楚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加上之前的胜利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因此,他们并没有因为大齐的准备而退缩,反而更加嚣张地进攻。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大齐军队虽然奋勇抵抗,但却始终无法抵挡西楚的猛烈进攻。一时间,战局对大齐十分不利。
皇帝温盛烨面对如此战局,忧心忡忡,于是又在朝堂上说道:“朕观西楚如此嚣张,莫非他们真的以为我大齐是纸糊的老虎,无人可挡?”
“陛下,西楚诚然实力超群,但我大齐亦非昔日吴下阿蒙。”章超之斩钉截铁地说道。
“是啊,陛下,我等岂会因一时挫败便如惊弓之鸟般畏缩不前。”戚华亦随声附和道。
“那么,此番理应派谁领兵出征呢?”温盛烨若有所思地说道。
“陛下,末将愿主动请缨,誓死扞卫大齐!”章超之振臂高呼。
“末将亦愿请战!”戚华亦当仁不让,挺身而出,表示愿亲率大军出征。
然而,左相李逸风却眉头紧蹙,陷入沉思,“两位将军固然勇猛无敌,但西楚的实力亦不容小觑。我等需要一个更为周详的战略。”
“李相所言甚是。”顾清亦颔首表示赞同,“我等需要一个德高望重之人亲往督战指挥,如此方可更好地统筹各方军力,迎敌制胜。”
“陛下,老臣认为可以让太子殿下出征。”沈庆突然提议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沈相此言差矣,太子殿下乃是储君,怎能轻易涉险?”章超之反对道。
“是啊,沈相,这太冒险了。”宋涛也附和道。
然而,李逸风却沉默不语,他在思考沈庆的提议是否可行。
“陛下,末将认为沈相的提议并非不可行。”赵文卓突然开口,“太子殿下年轻有为,且在军事上颇有造诣。此时让他出征,或许能够扭转战局。”
温盛烨听了赵文卓的建议,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看了看温景安,又看了看在场的各位大臣,心中充满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