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改道是因为小丫头的恳求。
豹子在杀死小丫头娘后,把尸体丢在了荒野。
小丫头恳求戚映欢等人给她半天时间,将娘的尸体入土安葬后再上路。
这种请求,只要有些慈悲心的人都不会拒绝。
于是马车改道,向当初小丫头的遇险的地方前进。
小丫头不识路,不过谢喻舟未雨绸缪,早就询问了豹子当时的地点。
用了一个时辰,几人终于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找到了小丫头娘亲的尸体。
炎热的天气,小丫头娘亲的尸体已经发出了一阵阵恶臭,尸体早被丛林里的猛兽啃食了半边,身上没有一块完好的肉。
白骨裸露,女子面目全非,若非身上熟悉的衣服,哪怕是小丫头可能也认不出自己的娘。
戚映欢看到这个场景时差点吐出来,但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她强忍了下来。连云只看了一眼就连跑带摔地回了马车上,嘴里不住地念着慈悲咒。
魏华和宋青云也是面色难看。
谢喻舟和李盟最为镇定,表情看不出什么异样。
小丫头痛心疾首,扑在尸体上恸哭:“娘,我来接您了……”
涕泪俱下,声音好不凄惨。
等她哭够了后,戚映欢问她准备怎么
处理娘亲的尸体。
埋在林子里似乎不太好,可能会再被野兽刨出来,但是尸体他们也不能带走,这就有些麻烦了。
小丫头面对这个问题,也是不知如何是好。
看着小丫头泛着血丝的眼睛,最后戚映欢提议道:“不如火葬吧?骨灰送回村子里埋葬。”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多数是土葬,后来随着佛教的影响,火葬渐渐盛行。不过讲究些的人家还是喜欢土葬,因《周礼》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代表了孝。
还好,小丫头是穷苦人家出身,没那么多讲究。
她点了点头,同意了戚映欢的意见。
几人捡来柴火,把丫头娘亲的尸首焚烧,灼热的火苗使得天气更为炎热,大家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个人抱怨一句。
最吃不了苦的连云,也安静地替小丫头母亲诵经超度。
小丫头向母亲拜了三拜,将骨灰装入了密封的坛子中。
她抱着骨灰坛,眼睛红肿,但眼神坚定,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了。
她向众人道了谢。
小丫头的娘改嫁后没有生育过子女,再加上从夫家出逃,自然没办法葬在夫家。最后,小丫头打算把娘葬回出生的村子,也算是落叶归根。
大
杨村离此地约有三十多里路。
到达时已是中午。
那是个贫穷的村落,村子里的房屋大多是由茅草建造。这种屋子建造起来十分简单,用茅草、苇草搭建,完成后和上稀泥。好一点的,就是用纯泥土,插入一些竹条,或者混入一些谷草。
村子里很少有外人到来,戚映欢一行人的马车惊动了村长。
听到戚映欢等人的来意后,村长沉思了片刻对小丫头道:“就埋在村子后面吧,你娘是出嫁女,不能埋进娘家的祖坟。”
小丫头连声道了谢。
村子大约五十出头了,看小辈的眼神十分和蔼,他拍了拍小丫头的肩,对戚映欢几人作了个揖。
“村长这是干什么?”魏华把他扶起。
村长唏嘘道:“这丫头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少爷夫人能收留她是她的福气。丫头啊,以后好好服侍少爷夫人。”
小丫头乖巧地点了点头。
说完话,村长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老村长十分热情,再加上大家忙了一上午,早就饥肠辘辘,也就没有推诿。
村长家的房子是泥土夯的,比左邻右舍好上些许,但也不富裕。为了不给村长家增加负担,戚映欢让吴若愚从马车上般了些米面、腌
菜下来。
村长不好意思地说:“我请几位相公吃饭,哪还需要你们自己出粮食。”
“村长好意,我们心领了。”宋青云平易近人道:“但是我们人多,那个大个子一顿饭就能吃上个三四碗,村长若是不肯收,我只好让他自己去寻些吃的了。”
宋青云嘴里的大个子,是指李盟。
被宋青云当做了借口,李盟站在谢喻舟身后,抱胸对着宋青云挑了一下眉毛,表示着心里的不悦,嘴上倒上没有拆台的意思。
宋青云是个稳重的人,亲和力极佳,在他的劝说下,村长只好接受了。
这顿午饭吃的有些热闹。
村民听说村子里来了几位秀才老爷,都偷偷摸摸跑到村长院子里。似乎是看西洋镜一样把他们打量,又或者假以借东西的名义来看热闹。
“村长,我家的绣花针找不到了,先借用一下。”
“村长,能借点柴吗?”
“哎呦这,几位就是秀才老爷吧,相貌堂堂、器宇轩昂……”
村民抓耳挠腮才想出两个成语。
他们也没有坏心思,谢喻舟几人也就应了几句。
倒是村长觉得村民实在太丢脸,作势要赶他们:“滚滚滚,一个个的都跑来凑什么热闹,不要干
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