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五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更合适些。

冬生自然有样学样,宋大年一说种大豆,一点也不犹疑,立马跟随。

“有句老话听过没?苞谷带大豆,十年九不漏。”

冬生摇头,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

“意思就是种苞谷的同时,再种上大豆,十年有九年都不会歉收。”

宋大年继续解释:“苞谷长得高,大豆植株矮,能替大豆挡住一部分阳光,但又不会影响透风和大豆生长。”

“而且苞谷根系发达,吸收的养分和水分多,套种大豆,能提高大豆的耐旱性,也就是说哪怕干旱少雨,大豆也不会出现绝产的情况。”

冬生点头,别的他不懂,就听懂一点,苞谷地里种大豆能保证大豆有收成。

育在地里的红薯苗藤已经长的老长了,剪下需要移栽的数量,多的便留在菜地里用来生红薯苗吃,这样也能有一样新鲜的蔬菜可以吃了。

俩人顶着太阳,在两垄苞谷的间隙中间种上红薯苗和大豆,再从山里挑水灌溉,一番劳动下来,俩人的衣服都被汗打湿透了。

好在慧娘提前给他们装了两竹筒金银花水,喝上一口,解渴消暑,人也精神了不少。

旁晚时分,慧娘正在厨房准备今日的夕食,一道特别适合夏天吃的解暑菜:臭黄荆凉粉。

臭黄荆虽然有个臭字,但做出来的凉粉可不臭,反而清凉爽口,吃了对身体也有益处,而之所以叫它臭黄荆,是因为它的叶子揉烂后会有一股刺鼻难闻的味道。

这臭黄荆可不好寻,叶子外形普通,混在一堆植物中一时很难发现,这还是她挖草药时,无意发现的,而且数量不多,只够吃一次。

慧娘先用清水将叶子洗干净,再用开水将叶子烫熟,这是为了去除叶中的苦味,然后快速放入冷水中放凉,过一道冷水是为了保持叶子翠绿的颜色,这样做出来的凉粉颜色就是青悠悠的,十分好看。

接着她将烫熟的叶子剁碎,再用一块干净的麻布将叶子包起来,双手使劲挤压,直到将叶子里的汁液挤干净为止。

最后慢慢倒入提前过滤好的草木灰水,一边倒一边搅拌均匀,慢慢的汁液开始有颗粒状凝固,见此慧娘便停止搅拌,然后只需静置等待半个时辰,凉粉就能凝固成形了。

在等待凉粉成形的空档,慧娘先将拌料调好,蒜泥、花椒粉、辣椒油、盐,还有葱花和折耳根碎末,光是调料就闻着让人胃口大开。

煮一锅清粥,再烙上几个野菜饼,今日的夕食就做好了。

“阿姐,大黑来了!”

慧娘听见院子里虎子的叫声停下手中的活走了出来。

大黑叼着一个篮子,甩着大尾巴任由虎子给它挠痒痒,这小篮子现在成了大黑的专属工具。

上次是羊肉,这次又是什么?慧娘好奇的拿过篮子,顺手拍拍大黑的狗头。

桑果!慧娘微讶,她进山这么久,可从来没有在山里发现桑树的影子,也不知道冬生哥上哪儿摘到这么又大又黑的桑果的。

虎子瞧见了篮子里桑果,高兴的又蹦又跳。

不怪虎子这么大惊小怪,连她也忍不住高兴,今年的野果尤为稀有。

今年山里的野果结的少,不光个头小,还十分苦涩,上面都是被鸟雀啄的坑坑洼洼的,很难摘到完好的果子。

慧娘将篮子里的桑果取出来,放入之前晒好的金银花和今天刚做好的臭黄荆凉粉。

“幸苦大黑了。”慧娘拍拍大黑示意它带回去。

大黑摇摇尾巴,叼起篮子原路返回。

宋大年和赵氏忙活了一天,吃上这爽口又开胃的凉粉,一天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

这时宋大年也注意到了桌上的桑果,好奇问道:“这是在哪儿摘的?”

“是大黑送来的。”虎子抢答道。

“还是冬生体力好,种完大豆,还有精力找野果。”宋大年感叹,他可没有这么好的体力。

赵氏是妇人,想的自然比宋大年多,比他细,现在山里的野果可不好寻,更何况是品相这么好的桑果,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和精力,冬生怕不是看上她家闺女了吧?

看着无知无觉的父女俩,赵氏使劲按耐住内心的激动,要不是现在天色晚了,她现在就想跑到大姐家去跟她好好唠唠。

可惜桌上没人体会到赵氏复杂的心情,都忙着埋头吃凉粉呢。

上方山洞的冬生此刻也在美滋滋地吃着凉粉,一边吃一边还对着那包金银花傻笑。

大黑歪着头瞅了冬生好一会儿,见他还一动不动,开始扒拉他裤腿。

“别急,马上喂你。”

“嗷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