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假皇帝(1 / 4)

讲一个皇帝的故事,从骗子开始讲起。</p>

不要以为唐朝就没骗子。下面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一职业的久远性与专业性。先大致分一下类,唐朝的骗子有以下几种:</p>

一、蒙人型:</p>

唐玄宗时,嵩山有姜抚先生,自称数百岁。附近州郡的官员崇拜有加,跟其学道的人成千上万。</p>

这一天,一个在嵩山寓居的叫荆岩的人,颇通南北朝历史,去拜访这位大师:“先生有多大岁数?”</p>

姜抚说:“我都记不得了。”</p>

荆岩又问:“那您出生在什么朝代?”</p>

姜抚说:“我是南北朝时的梁朝人。”</p>

荆岩说:“那不算太远,您在当时做过官吗?”</p>

姜抚说:“曾做过西梁州节度使。”</p>

荆岩大喊一声:“闭嘴!你个上欺天子、下惑世人的骗子!梁朝在江南,境内如何会有西梁州?当时又哪里有节度使这个官职!”</p>

姜抚先生的脸一下子红了,几天后羞愧而死——这就是不懂历史的下场。</p>

又,洪州有位著名的女巫何婆,最善用琵琶占卜,每天顾客盈门。</p>

时有大臣郭质路过,前去占卜,问自己官运如何。何婆调着琵琶,说:“您大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p>

郭质一皱眉:“阿婆错了!品少的官高,品多的官小。”</p>

何婆不好意思地一笑:“那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更后年减四品,五六年后没品。”</p>

郭质大骂起来。</p>

二、骗钱型:</p>

在晚唐冯翊子所著《桂苑丛谈》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p>

唐朝诗人张祜喜好侠义,寓居苏州,远近皆知。一个傍晚,有一侠客模样的人,腰悬利剑,手持一带血的布囊,叩门问:“这是张先生家吗?”</p>

张祜开门,说:“是。”</p>

侠客入坐,说:“我乃侠客,有一仇人,十年莫得,今夜终得报仇,斩其首级!”随后摇晃了一下那布囊。”又很豪爽地问张祜,“有酒吗?”</p>

张祜上酒。</p>

侠客说:“今有一事相烦。此去三里外,有一义士,曾帮过我,我欲报答,这样平生的恩仇之事都可了结了。我听说先生素讲义气,能不能暂借我十万缗钱,随后我为您赴汤蹈火,无所遗憾。”</p>

张祜被打动,于是将家中之财尽给那侠客。</p>

侠客说:“痛快!天亮前我就回来。”说完,侠客留下那装着人头的布囊大步离去。</p>

当然,侠客再也没回来。张祜打开布囊,发现里面装的乃是猪头。</p>

又,宦官李全皋,为淮海镇监军,因事被罢免,暂未批准归长安,只得住在附近的开元寺。</p>

这一天,有小校引荐一位道人来见。道人称自己精通炼金术。李全皋很好奇,于是以礼相待。</p>

这一天,道人说:“您只要找一个五六升大的铁鼎,再拿二十多两黄金做母本,每天往鼎里加添水银等药物,待火候炼足了再更换,周而复始炼下去,保证您得到用不尽的黄金。”</p>

李全皋自然大喜,自己囊中正好有条金带,于是给了道士,又备好了铁鼎、水银等物,开始炼金。刚开始,李全皋守着铁鼎,还比较兴奋。但几天过后,就他有些厌倦了,便叫仆人守鼎。</p>

又过了几天,李全皋打开鼎一看,里面的金带已经不见了,道士也已经杳无踪迹。</p>

再看汉中职业骗子文处士的故事。</p>

文处士,人不知其名,居汉中,以精通炼金术自居,常来往于蜀中权贵之家。</p>

蜀中有位富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