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这么大的猫头鹰嘛,我咋不相信呢,前几年有个猫头鹰晚上到我六奶家偷吃鸡,被网子给拴住了,我看也没多大啊。”
王浩峰听余秋堂这样说,瞠目结舌,仿佛听故事一样,怎么都无法将猫头鹰和余秋堂口中的猛禽联系起来。
余秋堂知道这种相对冷门的鸟类一般人是这样,很多人一辈子就看不到一只,即使见了,也分辨不出来具体品种。
所以潜意识会结合自己经验做判断。
“其实啊,猫头鹰就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在秦岭范围内,就有七八种猫头鹰,而我们常见的,也至少有四五种。
这种雕鸮确实罕见,能遇到也是一种幸运。
我可给你说,这玩意大小不一,你遇见的这只还算小的,我听说最大的雕鸮体重能超过十斤以上,和金雕几乎能相提并论。”
王浩峰听到这里,看余秋堂不像开玩笑的意思,也只能相信。
忍不住感叹,“这山林里的东西还真神奇,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告诉我世界上有这么猛的猫头鹰,我是打死也不信。”
“哈哈,以后你要在山里走,稀奇的东西还多着呢,”余秋堂拍拍他肩膀,“尤其是越到深山,海拔越高的地方,这种猛禽和猛兽就越多,可不要到时被吓得哆嗦。”
“说啥呢!”
王浩峰一脸不以为然。
“有你在,我怕什么啊我!!”
前半句,余秋堂还以为这小子要说啥豪言壮志,没想到后半句出来一下子泄了气。
他和余秋江相视而笑。
知道王浩峰也只是嘴上这样说,事实上,这家伙胆子大着呢,又莽撞,讲义气,可能真遇见点什么危险,他第一个冲在前面。
“快看前面!!”
三人绕过一个小山湾,王浩峰突然指着前面大喊:“快看!!”
原来是前面一片火红色的山林,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红色,仿佛有人用一桶红色的颜料从天泼下,染红了山坡。
“是红杉。”
余秋堂笑道,他看到这种场景,又想起米雅丽,前世米雅丽就最喜欢红杉林,如果余秋堂带着她在山里游玩,她一定要在红杉林里奔跑。
红杉喜光照,适应性强,能耐干寒气候及土壤瘠薄的环境,能生于森林垂直分布上限地带。这边山峰的气候温凉、土壤深厚、肥润、排水良好,最是适合红杉生长。
之所以能繁殖的漫山遍野都是,主要原因还是这家伙特别能长,寿命非常长久。
据余秋堂所知,就猴头岭这地,百八十年的红杉就很多,三五百年的也有一些,甚至有一棵有八百多年。
这样的老祖宗做定海神针,周围便开始不断繁衍子子孙孙,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形成这么大一片红杉林也属正常。
红杉不仅能起到稳固水土流失,保持森林环境稳定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类树木。
每年秋季气温下降之后,树叶的颜色会从绿色慢慢的变成黄色然后再转红,不同地区环境气候不同,红杉树叶子变色的时间也不相同。
但一旦变红,就能坚持到冬季到来年开春前,其中最红当属十一二月,那真是一眼望去,仿佛就是燎原的野火。
现在是才刚过九月,树叶从绿色正在朝黄色转变,如站在树跟前看,其实并不算很红,远处看的只是一种整体色。
就像春天的嫩草,远远看去是一层绿,但真正走到到小草旁边,发现它其实只是点嫩嫩的黄芽,古人才说草色遥看近却无。
余秋堂对红杉的景色见怪不怪,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并不觉得特别,但王浩峰和和余秋江都是第一次看到,两人都格外欣喜。
“走吧,能看到红杉林,说明我们现在已经转到南坡,继续向上走就能看到矮崖。”
余秋堂招呼继续前行。
山里的东南西北,有时候不是很容易分辨。
人在平地上之所以能很容易分辨东南西北,是因为地面有明确的物体做参照,四方有明显界限。
比如说,所有的路都是有明确的东西南北走向,所有的房屋建筑,河流,城市街道分布,也都能清楚知道方向,转向也清晰可知。
但一旦走到周围环境没有明显界限的地方,存在的东西又都很相似,就会因为没有参照物而失去方位感。
例如大海。
例如天空。
也例如大山。
走在大山里,周围都是树木,而山道也一直是弯弯曲曲朝前蔓延,不会真出现一个明确的分界岭,告诉你到这个地方就能转弯。
转过去,就能从东面转到南面。
而是你仿佛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在走,走着走着,其实你早就从东面走到南面。
这就是很多不熟悉的人,容易在山里迷路的缘故。
而即使常常走山者,也可能因为天气变化而迷失方向,一旦失去方向感,要再找回来,那可是相当困难。
贯穿秦岭著名的“鳌太穿越”,就是一条野外徒步探险路线,即使有非常专业的向导在前面带路,但依然经常出意外,便是这个道理。
果然,沿着红杉林间里的野道,在斑驳淋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