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时间差不多了,突然想起孩子们上学,没个表可不行。
现在什么都是摸索着做,起来早一会,迟一会都没啥关系,可孩子们读书却是要看好学校时间,迟到会被打手板,罚站,甚至还会让回来喊家长。
想来想去,他便循着记忆,来到西面一家小商场。
这个地方现在只是一个像四合院的地方,里面南北东西都有店铺,里面东西琳琅满目,主要是各种新潮的,从南方引进的商业品。
其中就包括可以看时间的电子表。
有钱人,或者是城里工作的体面人,这个时候如果要戴表,一般都是机械表,主要来自于上海的“海鸥”,还有来自小日子的“西铁城”等等。
普通的老百姓可戴不起这么昂贵的手表。
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的计量单位逐渐从天开始变为小时,分钟,根据日头和影子判断时间的标准已不适合需要,于是从南方引进来的电子表便补充了看取时间的空白。
这时候的电子表也是个稀罕物。
都是从南方带到大西北。
前几年,这里商业交易还没彻底放开,没办法直接进货,容易出事。
能过来的货,都是那些背包客好不容易“转运”过来。
原本在江浙或者广东两三元的表,经过兜兜转转,跑到荣城这种小城市,价格就翻了几番。
余秋堂四处转转,找了个蓝色表盘,白色表带的,上面有个啄木鸟的图案,看起来还不错。
一问价格,别人要25块。
他继续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从25砍到21块,再也砍不动,只好肉疼拿下。
生活就是这样,算花销的时候,总是想着只要有吃喝住就行,但具体花钱时,到处都要钱,这边一块那边五毛,很快钱就被折腾的所剩无几。
他将表戴到手腕上,准备出来再转转街道,看看还有什么商机,然后顺道去看看妻子。
上次送的丝巾,也不知后续如何,他可要盯紧点,怎么都不可能把妻子被别人给截胡走,那他就真是欲哭无泪。
重生别的都好说,唯独妻子必须是米雅利,他们两个感情深厚,心里可是放不下其他人。
可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两个人迎面而来只是一个照面,他下意识就朝旁边躲去。
可转眼一想,我躲个鬼啊躲,都一把年纪了,两辈子为人,难道还怕他一个老师不成。
没错。
前面刚拐进来的两个人,男的是他小学的数学老师兼校长,而女人是校长的妻子,也是他的语文老师。
只不过,校长是有编制的老师,而女老师则是社请教师。
这些年,因为有文化的人不多,像王庄小学这种山村小学,很难找到足够的老师,于是便出现这种社请教师。
顾名思义,也就是从社会上请的教师。
这些教师水平当然很一般,许多也都只读个初中,勉强能认识一些字,会算一些数。
但放在小学足够了。
想想,这些老师也很不容易,一个月就二十块钱不到,辛辛苦苦教学生,每日承受各种麻烦,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一直到很多年后,社情教师才慢慢陆续转正,余秋堂记得这位叫李春娥的老师,转正的时候都快50岁了,几乎没有多久就退休了。
他想着小时候教过自己的老师,估计想着也不认识了,便准备擦肩而过,但转念一想,他不是要给孩子们说上学报名的事吗,刚好碰到校长,那就顺便问问呗。
于是便没有躲避,直接迎面上前,喊了声:“张老师,李老师。”
两位老师如今都是接近四十的年龄,可能因为教育小毛头们耗费精力太多,李老师黑发间密布着白发,她正在看旁边的店铺,听到有人喊她,转头看了眼,立刻眯着小眼睛笑道:“是余秋堂啊,你也在逛街?”
“老师还能认出我啊”余秋堂脱口问道。
“那有认不出的,你就没什么变化嘛,头还是这么平,眼睛还是又大又花,我带了你三年,咋能认不出来,你说呢,张老师?”
“哈哈,谁还能逃过你李老师的火眼金睛。”
张老师名叫张甲申,其实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温和,在学校里,他可是一个大魔头,笑面虎,几乎没有人不怕他,只要是他带过的学生。
他当初带数学,每次发卷子的时候,就会在讲台上放几个教鞭,学生如果达不到六十分,每差5分就是一教鞭,往往是一组没抽过去,教鞭就断的所剩无几。
当初,这狗日的还撕烂过学生的耳朵。
他总是笑眯眯地将学生喊到讲台上,等学生走到身边,就一个巴掌将学生从讲台上打下去。
简直就跟个神经病一样。
余秋堂当初学习一般,挨打是家常便饭,顿不顿脸就被打得又红又肿。
手有时候则是肿得饭碗都拿不住。
但他偏偏还不敢给父亲说,要是告诉父亲,那对不起,父亲立刻会进行下半场。
所以,毕业这么多年,甚至都已经活了一辈子,看到张甲申,下意识还会想着躲,可见这家伙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