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的情况,只要交战距离保持在二十四点四公里到二十七公里之间,方志盛的五艘快速战列舰就能压制住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而在十八点四公里到十九点八公里、以及二十五点二公里到二十七点六公里之间,则能压制住三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在十六公里以上则能压制住两艘“田纳西”级战列舰。 当然,这些在战后得出的数据,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只注重水平防护,垂直方向上的防护力度很不理想。 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 在进行第一次改造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应该适当的增强垂直方向上的防御,即提高主装甲带的厚度。可惜的是,当时有两个问题,让这个提议被束之高阁。一是改造经费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二是在增强了水平防护、即提高了水平装甲的厚度后,战舰的重心已经偏高,如果继续加强主装甲带,那么战舰的稳定性就会严重恶化,影响到其他作战性能。 随后的两次改造,也有过类似的提议,但是都被否决了。 当然,也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即中国海军高层并不认为,在未来的海战中战列舰还能充当主力。即便是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快速战列舰,在未来的海战中也只能充当航母的贴身保镖,那种用舰炮相互轰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此一来,战列舰需要加强的只有水平防护与水下防护。 其实,很多人忽视了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这就是,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老舰,即便其初始设计较为先进,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改造空间,为后来更换先进动力系统、转变为快速战列舰打下了基础。问题是,这五艘战舰的舰龄都在二十年以上,舰体结构早已老化,即便还能使用二十年,也经不起大手术了。 说白了,中国海军也没有打算在这五艘战列舰身上花多少钱。 如果全面增强防御,即便不考虑航速受到的影响,改造费用也十分惊人,甚至比建造一艘大型巡洋舰都要贵得多。显然,在仅考虑为舰队航母护航的情况下,中国海军肯定情愿花同样的钱去建造大型巡洋舰。 战斗是从相距二十三公里的地方开始的。 最初的几分钟内,第32舰队根本没有开火还击。 虽然理论上,在这个距离上,三艘“科罗拉多”级与三艘“新墨西哥”级都能威胁到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但是米切尔非常清楚,炮击命中率绝对不会高到哪里去,特别是在中国战舰保持较高航速的情况下。 说白了,就算开火还击,也没有多大意义。 直到接近凌晨两点的时候,米切尔才命令开火还击。 其实,这个时候,交战距离依然是二十三公里,即便缩短了几百米,对炮战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要知道,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弹着点的偏差就有好几百米。 当时,方志盛没有继续向美军逼近,而是在开火之后,就把航向调到了二百二十度,即于第32舰队平行航行。 显然,方志盛想要保持这个交战距离。 在以往的训练中,战列舰编队在这个距离上,对固定目标的命中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对活动目标的命中率也在百分之二左右。 当然,那只是训练时的水准。 实战中,自然会有所降低,但是在敌舰的干扰不太大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多少。 在方志盛看来,能有百分之一的命中率就很不错了。 由此可见,方志盛的目的不是干掉第32舰队,而是与敌人拖时间,等到天亮后由航空兵来结束战斗。 必须承认,这个想法并没有错。 在传统型海军将领中,保守派占了绝大多数,即在海战中,保存自己的实力往往要比击败敌人更加重要。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击败敌人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是两败俱伤,那么大多数传统型的海军将领都会选择退却,或者与敌人保持不接触的状态,尽量避免打这种没有好处的海战。 方志盛就是一名典型的传统型海军将领。 此外,方志盛的做法,也与中国海军的特色有关。 从一开始,中国海军就没有把主力舰当成“主力舰”,而是走了一条没有人尝试过,但是已经证明是正确无误的发展道路,即重点打造舰队航母,以及以舰队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 这种发展方式,对中国海军的战术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突出的,就是把一切都交给航母、或者说是航空兵去解决。 如此一来,像方志盛这样的舰队指挥官,只要有可能,就不会与敌人死拼到底,而会想方设法的等待航空兵提供支援。 说白了,只要拖到天亮,第32舰队就别想逃走。 对面,米切尔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二点过十分左右,米切尔发现,中国舰队没有继续逼近,即便中国战舰在这个距离上的炮击命中率同样低得吓人。在前二十分钟里,五艘中国战舰打出了近八百枚炮弹,其中只有五枚炮弹直接命中美舰,而且只有击中“爱达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