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1章 路上见闻(1 / 2)

比起长安满天飞的小道消息,当事人之二的刘洪成和法依则两支联合商队还在路上慢慢走着。

一来之前人手大量损失,在朝邑招人买人耽搁两天时间,二则大批货物,行程自然快不了。

两家一个在东市一个在西市,行当不同,谈不上竞争关系,共过患难,感情自然比往常亲近两分。

你帮我看着点货,我帮你牵着点马,搭把手的事。

走到朝邑境内,再顺着商道往长安方向走,明显感觉路上行人变多。

不仅是商队,还有那种零星几个,一看就是一家子出门探亲的都多了。

趁着午间休息,刘洪成法依则与同在一处饮子棚休息的路人说话。

刘洪成:“我们过关到朝邑境内,发觉同以前大不一样。”

法依则直白多了,“比以前人多了。”

路人见他俩身后成群的骡马,大批的货车,晓得是往长安的大商队。

油然生出一股荣誉感,“你们不知道吧,河间王世子领兵把关中的土匪剿了,现在大家都敢出远门。”仅限于关中地区。

“那句话怎么说的,虎父无犬子。”

吴岭统帅的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部队,吴越的一千人连小打小闹都算不上,但架不住剿匪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且他一路真的清剿干净,不似往年,剿匪做做样子,只管把功劳捞够,还把地方闹得鸡飞狗跳。

许多郡县衙门,还是等到山寨被攻破后,成串的俘虏送到衙门后,才知道军队过境,河间王世子驾临。

端坐衙门什么都不用做,功劳从天而降。

吴越的做法对关中大多官员都是极友善的,只有华阴栽了,那是他们自己作死。

刘洪成:“世子好人呐。”

说什么英明神武、勇猛克敌都是虚的,不如一句“好人”评价来的直观。

虽然到了吴越的地位,被人夸“好人”,感觉怪怪的。

但刘洪成长期混迹市井,“好人”还是一个朴素的词汇。

路人附和道:“是啊,你看现在那些跑商的,走亲的,都趁着好时候出门呢。”再往后天气冷了,可不好出门。

如今长安之外的关中,呈现一种“病态”的繁荣,人人争分夺秒,怕这样的日子很快过去。

路人:“两位东家往哪儿去呢?”

法依则:“回长安。”

路人提醒,“你们回去的时候,往北走一点,我亲戚说,那一片地方世子清剿过,保管没匪盗。”

大致方向与段晓棠规划的路线一致。

刘洪成拱手道:“多谢老丈指点。”

进了城,商队在客栈中安顿好货物。刘洪成和高德生、何金三人一路打听慈幼院的地址。

何金跟上的理由说的直白,“那都是我兄弟的人,我得去看看。”

地方的慈幼院大都只有一个架子,几块破瓦遮身,给的米粮不够果腹。

刘洪成站在一片“危房”面前,脚步踌躇,对门口牙都快掉完了的老大爷道:“老丈,我受人之托来接人。”

门房老大爷颤悠悠道:“接谁?”

刘洪成从怀里掏出名单,念道:“刘三妹、赵六娘、周氏。”

门口几个都是强壮的男人,门房不肯让他们进去,“等着,我去叫人。”拖着瘸腿一步一步往院子里头挪动。

不多时,院子里跑出来一个女人,头发毛糙面色枯黄。

双方都有些陌生,隔着大门,刘洪成先打破沉默,“我们是受段司戈托付的商队,带几位娘子去长安。”

刘三妹并没有放下戒心,反问道:“信物呢?”

高德生从怀里掏出段晓棠给的荷包,红色的布面,熊猫抱着一只藤球玩,看着很是喜庆。

刘三妹点点头,显然信物没错。

刘洪成:“不是三人吗?”

刘三妹:“另外两人,一个嫁人,一个去大户人家当乳娘。”

刘洪成等人再不来,刘三妹也快坚持不下去。

院子里要不是她这样孤苦的女子,再就是被丢弃的婴儿,或者行将就木的老人。

总之,每一个都是被社会定义的弱者,命如残火随时熄灭。

天气越来越冷,院子里三天两头死人。

脱离匪寨朝不保夕的日子,但再在慈幼院待下去,她不是被吓死就是要疯了。

刘洪成:“娘子是哪一位?”

“刘三妹。”

刘洪成:“刘娘子可还愿意去长安。”

刘三妹忙不迭点头,“我愿去。”

刘洪成:“我亦姓刘,明早卯时从西城门离开,娘子可来汇合,过时不候。”

刘洪成对带人进京如此上心,除了报答段晓棠的恩情,也是求一道护身符。

掺和进私兵造反的是非里,有的人为防止走漏风声,将活口不分良恶全杀了的都有。

吴越和段晓棠不光救了他们,还抬一手,保了一把。

法依则这些人胡人感受不深,大不了回老家便是。但刘洪成祖祖辈辈在长安,他必须回去。

只不确定回去后下场如何,越国公府会怎么处置他。

自问这些年东奔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