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翻到书的二十八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十课,空前鼎盛的‘昭汉’。”
燥热的下午,一群学生懒洋洋的趴在课桌上,仿佛下一秒就要睡着了似的。
历史老师杨文风风火火的走进教室后,打开课件严肃的对教室中的学生道。
听到杨文的声音,学生们一改刚刚萎靡不振的样子,连忙打起精神 ,目光炯炯的盯着王文。
见学生们一改往日形象,杨文有些摸不着头脑,“你们这群小家伙今天怎么这么精神?”
闻言学生们笑嘻嘻的把书翻到相应的位置,对王文催促道:“老师,你快讲课吧。”
见学生这么积极想要学习,杨文还有些不习惯,不过秉承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她推了推眼镜,立马投入到准备多时的课件之中。
“同学们,众所周知,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纵观世界历史,王朝更替是常态。”
“但有一个王朝,在历史上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个王朝,便是汉朝。”
“汉朝,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一个是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还有一个,便是文景皇帝创造的昭汉。”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汉朝的这三个阶段,都统称为汉,是咱们后世之人为了好区分这三个汉,才在它们前面赋予了一个不同的字………。”
就在杨文讲得正投入时,一个坐在垃圾桶旁边的调皮男孩举起了手,“老师,听说文景皇帝刚开始并不想把国号立为汉,后面为了拉拢荀彧,文景皇帝这才用了汉字。”
“老师,这是真吗?”
听到学生的问题,杨文推了推眼镜,儒雅睿智的脸上满是笑意:“胡同学这段时间有进步,都会主动向老师提问题了。”
杨文突如其来的夸奖让坐在垃圾桶旁边的胡文祥闹了个红脸,顶着瞬间熟透了的脸,胡文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一下头。
“老师,文景皇帝真的是因为荀彧,才把国号立为汉的吗?”
杨文摇头,笑得一脸的温和,“胡同学,很遗憾,你这个问题,老师的回答是不清楚,因为此事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
“不过正史没有记载,并不代表这件事情是假的,昭汉距今过了几千年,我们如今对昭汉的历史开发度并不是很高,很多事情都是留有疑问的。”
“胡同学要是感兴趣,可以多寻找些相关资料,也许有一天这个问题会被你证实………”
说完,杨文把视线放到了PPT上,“昭,彰明也。”
“这个昭字,最能体现文景皇帝所创之汉。”
“同学们看书上右下角的小字部分,这一段话,是文景皇帝的简介。”
听到杨文的话,学生们并没有依言观看,因为对于家喻户晓的文景皇帝,众人对她的生平早已了如指掌。
刘宛,字鹤鸣,大汉文烈皇帝刘备之女,昭汉开国皇帝,十岁霸占荆州,自称汉王,十七岁称帝,统一华夏,其在位期间,灭世家,开科举,烧《女诫》,行均田………创前所之未有,开万世之太平。
这些话,是每一个华夏学生中学时的必背,杨文眼前这群高中生,如今闭着眼睛都能把这段话说出来。
不一会儿,预留的时间到了后,杨文把PPT翻到下一页继续讲了起来。
今天的学生尤为配合,所以杨文把课程讲完后,还剩下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杨文正考虑要不要给学生布置点作业时,一个怕是便咋咋呼呼的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有一个疑问。”
杨文微微颔首,“马同学有什么疑问?可以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得到杨文的许可,马泽在全班同学好奇的目光中站了起来,憨笑道:“老师,为什么文景帝时期的大臣,都是成双成对的啊?”
“都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而文景皇帝身边的贤臣,不但多,还都是一双一双的出现。”
“比如大汉贤相,诸葛亮和荀彧;大汉双子星,祝融明珠和江宁;还有大汉邪臣,贾诩和程昱………”
听到马泽的话,杨文睿智一笑,“大汉之所以有这么多贤臣,离不开文景皇帝的一双慧眼。”
“众所周知,文景皇帝,是古往今来第一个靠嘴打天下的皇帝。”
“别人开国要么靠家族,要么靠运气,要么就自己四处拼命。”
“而文景皇帝开国,靠的是一双会识人的慧眼,还有就是一张会忽悠人的嘴巴。”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也都清楚,无论是诸葛亮荀彧,还是贾诩程昱,他们原来,都是刘备和曹操麾下的人。”
“但文景皇帝会忽悠,她先是晓之以情动之理,利用它刘氏的身份把忠于汉室的荀彧骗到麾下,后又拜她父亲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为义父。”
“面对当时才十岁的文景皇帝,荀彧生怕她把政务处理得一塌糊涂,直接包揽了荆州的大小政务。”
“而诸葛亮……,众所周知,文景皇帝是他最疼爱义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