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黑衣刺客全部被甘棠击倒在地,刘得此时也带人而来,他是长安府尹,整个长安城的治安都归他管,如今之玉遇刺,他也有失去职之罪。
“王爷,你没事吧?”
看到匆匆而来,一脸担忧的刘得,之玉摇了摇头,指向地上躺着的黑衣刺客道:“全部送去刑部,给王霸说,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问出幕后指使之人。”
“是。”
得到之玉的指令,刘得恭敬的应了一声,挥手让手下之人把代刺客带走。
“王爷,此事是下官失责,还请王爷处罚?”
之玉摆了摆手,“不关你的事,本王对世家出手,他们早就看本王不顺眼了。”
“世家势大,防不胜防,你多派些人巡逻,莫让他们猖狂。”
“是,王爷。”
听到之玉遇刺,可把宫里面的郭夫人吓得不轻,之玉还没回宫,她便早已等在宫门口,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御医。
之玉见此无奈的摇了摇头,满脸暖意的道:“阿母,我没事呢。”
“那些人都被甘棠解决了。”
郭夫上上下下打量着之玉 ,见之玉果真没事,她这才松了口气,“阿栀,你没事便好。”
“阿母刚刚听到你遇刺,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之玉安抚似的拍了拍郭夫人拉着她的手,“阿母,孩儿没事,现在孩儿先去查刺杀之人的底细,阿母回后宫等我,待晚些孩儿再去找阿母问安。”
郭夫人脸色苍白的点了点头,“好,你一定要意安全。”
之玉颔首,“阿母放心,这是咱们的地盘,不会出什么事的。”
郭夫人闻言这才作罢,“好,国事要紧,阿栀你先去忙吧。”
之玉含笑应下,带着一群人直接去了书房,同时也派人出宫把左右丞相召来。
郭夫人看着之玉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心疼的叹了口气,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托,阿栀如今是有出息了,可危险也伴随着她………
“邓相,二堂兄,我准备利用此次遇刺之事,对世家出手。”
听到之玉的话,邓禹和郭匡对视了一眼,点点头道:“但凭王爷吩咐。”
见两人表了态,之玉把两人招上前来,暗中给两人安排了一个任务。
从御书房出去后,邓禹和郭匡还没到家,就在街上发生争执大吵了起来,两个年轻丞相的争吵,引来了无数百姓的围观,最后还是刘得派人前来,才把两人劝回去。
众人见平时亲如兄弟的两个丞相吵得不可开交,一时心中好奇得紧,到底是什么事?才让两人不顾平时情谊吵得面红耳赤。
当然大家也不用特意去打听,只要仔细听上几句,便能听明白,两位丞相到底是因为何事而争吵?
总而言之,就是王爷今日遇到刺杀,郭相大怒,觉得查出幕后之人后,定要诛其九族以敬效尤,而邓相则认为如此做会动摇国本,且定王府初到长安,如果大肆犯下杀戮,民心恐会不稳。
知道两位丞相吵架的原因后,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觉得郭匡说的没错,刺杀王爷的人,就该全部杀了。
他们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如今终于苦尽甘来遇到王爷这么好的明君,可不想王爷出什么事………
两个丞相出去后,之玉默默召见了刑部的王霸,让他配合邓禹,暗中收集世家作奸犯科的证据。
风雨欲来,长安城自之玉遇刺后,便陷入沉寂之中,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了半个月。
这期间,两个丞相一直处于水火不容的状态,便是在朝堂上,两人看到对方也会撇过脸去。
之玉对此一直是冷眼旁观的态度,有时还时不时的添油加醋,让两人的矛盾不断激化。
操堂上的暗流涌动,民间虽然没有直观感受到,但也隐隐能窥探一二,最简单的窥探方式,来源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说书先生处。
看着台上说得起劲的说书先生,百姓心中暗骂邓禹有毛病,王爷遇到刺杀,把背后安排刺杀的人杀了有什么错,他居然还拦着,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要我说,这邓相说不准和那些刺客就是一伙,要不然他怎么不答应郭相的提议。”
一处简陋的酒楼中,满嘴胡腮的大汉喝了口酒后,迷迷糊糊的吐槽道。
闻言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大汉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他们这里,这才摇摇头道:“这说不一定,邓相不是说怕动摇民心吗?”
“呵呵。”
“什么动摇民心,我们大家的心都是向着王爷的,我们都希望王爷能报仇。”
“要是王爷不能报仇,我们才憋屈呢,王爷这么好,也不知道哪个不长眼的敢派人刺杀她,就该被诛九族。”
随着民间的舆论倒向之玉,邓禹暗中也和不少世家有了接触。
半月后,看着手中邓禹送来的世家名单,之玉淡然一笑,既然百姓都支持她报仇,那她可就要“报仇”了呢。
翌日,肃静了许久的朝堂突然炸出了一个惊天消息。长安城府尹刘得和刑部尚书王霸上书,说经刺客指认,指使他们刺杀之人,乃定王府统治下的几个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