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1646再造大明> 第八十八章 荆湘十三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荆湘十三镇(1 / 2)

“张先璧虽号称五六万人,但这些人之中,大多为窳农叛仆,固不习战,只能空耗粮饷,我身为督师,又岂能不知?”

何腾蛟摇了摇头,之后却又转而说道:

“不过,我亦知晓张先璧,和胡一青、赵印选一样,都是云南人,其部张四海、王玺麾下有滇兵数千,号滇奇营,颇习战事。

胡一青、赵印选麾下滇师勇敢乐战,本来在江西就颇著声名,如今到了衡山县,我们已经亲眼见识过他们麾下兵丁,知道了这些云南兵果然名不虚传。

张先璧的滇奇营,应当也可以与之媲美,若是先璧果真能够只率领滇奇营赴衡,便可与胡一青、赵印选部为我左膀右臂,如此衡州定然可守。

可惜先璧军中滥竽充数之人过多,若是他真的全军而来,竭尽衡州全府之力,恐怕都不能供给其粮饷,缺粮少饷,军中生乱,反而不利防守。

但我们若是要求张先璧削减其部人数,把老弱病残淘汰,只留下精锐敢战之士,先璧又定然不肯,而我们又没有任何办法去强迫他,唉……”

何督师的担忧和烦恼,章旷如何能不知?

可他们两人,虽然贵为督抚,但都是手无缚狗之力的文官,在如今这大厦将倾、危在旦夕的形势之下,实在是无力对各地军头进行严格控制。

湖广地区的各路军头,号称荆湘十三镇,林林总总加起来,兵丁大概至少在理论上可以达到百万之众,可对于这百万大军,何督师仅仅只有名义上的号令权而已。

当然,对于湖广,有名义上的号令权,对于“恢复江豫楚蜀云贵两广”的八省督师何腾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除了这半个“楚”之外,何督师对于其他七个省,可真就是一丁点影响力都没有了。

而湖广地区这所谓的荆湘十三镇,当然并不是真的有十三镇,十三只是个虚数,至于为什么选这个虚数?

大概是不同于将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的许多西方地区,在大明以及周边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十三这个数字似乎比较吉利,以至于一向颇受欢迎。

比如说东汉十三州、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十三太保、成吉思汗十三翼之战、李如彘十三副铠甲起兵……

言归正传,何督师麾下荆湘十三镇之中的军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何腾蛟自左大帅军中逃出,并且一路抵达长沙之时,便已经在三湘地区厮混的“本地将领”,如黄朝宣、张先璧、刘承胤、曹志建之流。

显然,他们虽然名为“本地将领”,但他们四个之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湖南本地人,黄朝宣、张先璧是云南人,刘承胤是南直隶人,曹志建是浙江人。

第二部分,则是由大顺军余部投靠而来的那些归正将领,如郝永忠、王进才、李赤心、高必正、刘体仁、袁宗第、牛万才等人。

其中,郝永忠、王进才因为和何腾蛟关系相对比较密切,其部现在就在衡、郴一带,至少勉强还算在何督师眼皮子底下。

李赤心、高一功部则依然在巴东、夔州一带的山区,一边自闭,一边舔舐荆州之战给他们留下的沉痛伤口。

刘体仁在荆州战役之后,率部跑到陕西老家,去支援当地反清斗争去了。

袁宗第、牛万才则是在荆州战役之后,率部前往湘西山区一带,不知道在哪干啥。

或许是在类似张家界这样的风景区旅游吧。

第三部分,则是由左良玉余部之中,不愿意随同左梦庚降清,而一路辗转投奔过来的那些原左军将领,如马进忠、王允成、卢鼎、马士秀、董英等。

马进忠、王允成和制抚堵胤锡走的比较近,其之前驻扎常德,接到长沙的告急情报之后,便立即放弃常德前来支援,但走到半路得知长沙已经沦陷之后,他们也暂时与何督师失去联系。

卢鼎率部驻守在衡州,马士秀不久前早已经卒于宝庆苗峒,董英三月初七在浏阳降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不愿降清的左军将士之中,相当大一部分有着农民军背景。

毕竟,左良玉本部兵马在崇祯十五年的朱仙镇之战中损失惨重,所幸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袭杀罗汝才、贺一龙之后,许多农民军将领心中不平,便投靠了左大帅,左大帅这才实力大增,正因为如此,左大帅八十万大军之中,本来就有颇多流寇出身之将领士卒,这大概也是左大帅部下没有军纪的重要原因吧。

总而言之,这三部分大军头,无论是哪一类,都是:听何督师的话,是情分,不听何督师的话,才是他们的本分。

像郝永忠、张先璧这类多少能够不把何督师当空气的,已经是足够给何督师面子了,可就算他们,若是何督师想要动他们的军队,比如整编或者裁减他们的军队,他们也一定会翻脸。

毕竟,何督师并没有足够忠诚可靠强大的直属部队,来镇压惩罚这些各路军头。

虽然,之前,大概是在隆武二年初忠贞营围攻荆州失败之后,何腾蛟和章旷,也痛定思痛,觉得北人不如用南人,用外镇不如用亲兵,与其以有用之金钱,养望敌还奔之响马,不如养站得脚跟之南兵,与其以有限之金钱,养进止自如之外镇,不如养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