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大将军、康亲王杰书闻报明军夜袭后大吃一惊,旋即下令各部严守防线,无论何人胆敢擅自撤离防区即军法处置。
然而明军的进展实在太快,未等戈什哈们去各营传达大将军王的军令,清军前沿的第一道防线几乎是同一时间火光冲天,铳声大作,之后喊杀之声迅速由第一道防线向第二道防线蔓延。
远处荆州城墙上也是灯火通明,隐隐有无数人马打着火把从城中开出。
这意味明军此次的夜袭并非简单袭扰清军,而是要与围困荆州长达数月的清军做最后的较量。
大营中的八旗将领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也都惊讶于明军哪来胆量敢出城作战的。
各方面的情报都显示城中明军可战兵力最多五六千人,就算明军动员城中青壮参战,凭借高大的城墙坚守可以,出城与清军野战不是拿鸡蛋撞石头么。
要知道城外的清军虽然调走一些到后方围剿流民恢复交通线,也因极寒天气大量减员,但八旗和绿营加在一起仍有近五万之众,还有精心修筑的三道防线可依,哪怕第一道防线因为明军的突然袭击瓦解,第二道防线也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因此大营中的八旗将领虽然吃惊于明军夜袭,却都没来由的松了口气。
不少人认为或许僵持数月的局面能在今天打破。
固山贝勒董额摩拳擦掌向侄子请战,要求由他带领八旗将士出营参战,同前线绿营配合将出城的明军绞杀干净。
这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过也可能是一直认为前两次的兵败非战之过,而是城内明军太狡猾。
“王爷,末将愿出战!”
“末将定将那尼堪贼首的脑袋献给王爷!”
“”
诸将也是纷纷请战,满洲正白旗的副都统阿密达甚至提出可乘明军出城混乱之际,派一支精兵悄然摸过去一举夺取城门。
另一满洲副都统图尔格也是不甘示弱,昂首向康亲王请战。
见诸将求战心切,杰书自是心中高兴,他虽然没有领军作战经验,但也知敌我实力对比悬殊,明军此刻出城作战是扬长弃短的做法。
虽然夜袭可以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但只要第二道防线能将明军拖住,趁机出动八旗精锐夺取城门的成功机率很大。
想到破局的机会就在眼前,年轻的帽子王顿时心动,当下便让阿密达组织汉军八旗夺门。
并无出动满洲子弟的意思。
这是骨子里继承了父辈们的“优良传统”——不到万不得已是坚绝不动用满洲子弟。
毕竟,国本太少。
大营里真满除了图尔格整顿的2000子弟,就是杰书自个带来的卫队,合一块也不过2400多人。
趁乱夺门的成功机会是很大,但牺牲肯定也不小,有现成汉军可用,杰书当然不会直接出动国本参战。
见康亲王不让自己率部参战,图尔格顿时一脸失望,十分羡慕的看着阿密达同汉军正蓝旗副都统高进库商量夺门的事。
最终决定从高部抽调三个牛录,从参领左元荫部抽一個牛录,计1400名披甲汉八旗兵由阿密达亲自指挥夺门。
为激励汉军将士奋勇夺门,杰书更是许下破城之后参战将士皆授一个前程的奖励。
只当四个牛录的汉军刚刚召集起来,第二道防线就全线火光四起,之后在一众八旗将领呆若木鸡的目光中,第二道防线如同溃堤般迅速瓦解。
崩溃的速度甚至比第一道防线还要快!
杰书难以置信,因为第二道防线驻防的都是绿营精锐。
有湖广提督董学礼的标兵三营,有湖广总督的督标三营,还有援剿总兵刘泽洪部,这些都是湖广绿营最能打的兵马,全线各营足有两万余人,又有充足的时间反应,怎么就如此迅速的崩溃了呢。
杰书想不通,其他人更想不通。
肉眼可见的是在明军的追击下,无数溃兵正往后方涌了过来,有慌不择路涌向八旗大营寻求“庇护”的,也有直接往其它地方跑的。
如果此时能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往其它地方跑的营兵似乎建制一点也不紊乱,甚至看着都不像丧家之犬般,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转移”。
湖广总督标营副将汪大元的部队在“转移”过程中不仅做到了没有一个士兵掉队,还跟搬家似的携带了不少军械物资。
望着身后已被明军攻占的防区,马上的汪大元很是难过的叹了口气。
后面过来的参将林某见状,以为副将大人是担心康亲王的安危,不由说道:“这会去救王爷还不迟。”
“救王爷?”
汪副将错愕的看了眼林参将,“为什么要救王爷?他王爷死活干我们吊事!”
“”
林参将被汪副将的话惊住,想说什么却又不敢。
汪副将没理会林参将,转头吩咐亲兵:“叫弟兄们多出点力气,速度快一些,回到武昌我请弟兄们喝酒。”
“嗻!”
一众传令亲兵立即从队伍中奔出传令。
“别想什么王爷了,总督大人待我们不薄。”
汪副将示意林参将打马跟他一起走,后者点了点头轻勒座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