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都市言情>红楼:我是贾琏> 第243章 名副其实的安南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名副其实的安南侯(1 / 3)

第243章 名副其实的安南侯

朝廷里的明争暗斗,对于贾琏而言太难了,在别人熟悉的赛道里卷不过的。

没法子,只能另辟蹊径了。

提到活不下去的人口时,承辉帝真的动心了。

这要感谢龙禁尉的存在,这个看似最近几十年没啥成绩的部门,实际上也确实没啥成绩。

但是,这部门一直在做一个事情,还是当年太祖留下的职能,就是对人口进行调查。

当然这个调查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就是对比每年的黄册,研究人口与税收的变化。

大一统的皇权时代,有丁口税。西方叫人头税,意思都是一样的。

大周的丁口税规定,男子成丁则税。

根据龙禁尉的报告,大周人口应超过一万万,丁口税却已经三十年没有增加了。多地调查的结果,失地百姓或流亡或被当地士绅隐匿为奴者不下数千万。

这就是个大概的调查,数据什么的都是一個估算,实际应该要更严重。同样是龙禁尉汇报,闽浙粤三省,自前明起,闯南洋者无数,至今南洋各地有数百万之众。

也就是说,没有官方的组织,活不下去的百姓已经自发的前往南洋各地谋生。

没有化肥和农业科技的时代,土地再怎么精耕细作,产量也是有限的。

活不下去又不肯坐以待毙者,山上落草,出海闯荡,都是逼不得已的下下策。

如果是官方出面引导呢?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海军)。

向外转移人口,转移社会矛盾的做法,算是对了承辉帝的胃口。

官方移民也是要花很多钱的,现阶段肯定是不现实的。

“慢慢来吧,朕以为,可以不限制沿海百姓出海谋生。”

承辉帝能说出这个话已经很难得了,农耕时代的官府,千方百计把百姓绑在土地上。

百姓的死活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来供养老爷们。

这个程度肯定不能让贾琏满意,但怎么说呢,有开头就是好的。

还有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普通百姓离开本乡本土后很难生存。江南那种经济发达地区还好点,可以到城市找工作。

在官府对民间经济活动基本放养的情况下,很自然的形成了一些有活力的社会团体。

这个话题放开说就长了,就此略过。

“无论如何,水师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应尽快的启动。微臣以为,可以雇佣西洋,学习他们的航海经验。表现优异者,可以授武职。”贾琏又提了一个建议,对此承辉帝不置可否,这就是他的风格了,凡事都要想一想,不会立刻做决定。

兴建水师的决定,承辉帝已经做了,至于贾琏说的海军,承辉帝暂时先放一放。

“王子腾治军甚严,朕所忧者,不通海战也。然则,朕无人可用,如之奈何?”

贾琏听到这话,立刻接过去:“陛下,治军先治将,应设水师学堂,培养军官。臣还是那句话,官方办的学堂,成绩优秀者,陛下接见,并授天子门生之荣誉及相应待遇。”

承辉帝对这个建议很有兴趣,正色问:“可有具体章程?”

如何办学贾琏不是内行,但总能说个一二三的。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了,稍稍组织了一下思路之后,开口道:“现有水师明显不适合远航,更别提作战了。首要的问题,是走出去,派人赴西洋学习。人选问题,可以面向社会招生,不限功名,只要读书识字,算学及格即可。当今的科举中,总能找到一些愿意冒险搏一搏的人。待学成归来,一部分可为水师将佐,一部分可为学堂教官。总之一点,朝廷应明示,愿意出海学习者,归来授实缺官。”

听到归来授官的说法,承辉帝眉头紧皱,毕竟现在大周,官员等在实缺的上千人呢。如果真这么干了,下面是人不得闹起来么?

好在贾琏道:“授官也是水师范围内,不会与现在每天等在吏部门口的官员冲突。无论如何,大周都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了,否则,下一个治乱循环,也就是一百年的事情。”

“此事,你回去拟个章程,朕在内阁会议上先提个头,看看阁臣们的反应。”

承辉帝有心兴水师,但派人出去学习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严肃对待,认真考虑的。

贾琏又接了个临时的差事,这次运气不错,法国使团没走呢。

出了宫的贾琏,回家的路上被王仁拦住了:“妹夫,大伯有请。”

这段时间被关家里的王仁,等于坐牢。闭门读书,他要是能读书,那还等到现在?

唯一的好消息,王仁的媳妇怀上了,添丁有望。

“怎么不见王义?”贾琏寻思,按说不该是王义来堵自己么?

“别提了,他比我还憋的狠,这不放出来就去了城东。说是要在春香楼住三天。”

贾琏跟着往王家去,听到这话忍不住吐槽:“这名字有点俗啊。”

“嗨,这是新开的青楼,里头的姑娘都是朝鲜来的。主打的就是一个异域风情。京城的爷们,图的就是一个新鲜。最近生意可火了,要不是妹夫铁腕压制,为了争姑娘,早打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