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心中暗自观察着宣王和锦王之间的紧张气氛,他意识到这两位王爷之间的矛盾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简单。
或许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权力斗争和阴谋,只是到底怎么回事,他就不清楚了。
不容秦淮多想,远处很快就传来阵阵喧嚣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众人纷纷踮起脚尖张望。
只见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走来,旌旗飘扬,车马粼粼。
太后乘坐的銮舆当先而行,华丽的装饰闪耀着金光。随后是如意公主的马车,车窗垂挂着薄纱,隐约可见其内的人影。
车驾越来越近,终于在城门口停下。
京城的城门口一片肃穆,只有微风拂过,吹动着旌旗,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太后缓缓步下銮舆,面容慈祥,气质高雅。她微笑着向众人示意,众人连忙跪地请安。
如意公主也下了马车,她身姿婀娜,美丽动人,举手投足间尽显高贵仪态。
她往前走几步跟上太后的脚步,接着立马牵住了她的胳膊。
太后抬手示意众人起来,她的声音温和而慈祥:“哀家今日回京,一眼就见到各位如此用心迎接哀家众人,心中甚慰。”
太后的声音不大,却传遍了整个城门口,众人都竖着耳朵听着。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站在最前头的皇上身上。
而此时站在最前头的皇上,非常高兴地冲太后大笑了一声。他的笑声中充满了释怀和欣喜,仿佛太后的归来是他这一年来最大的心愿。
“母后,您可算舍得回来了,之前儿臣好说歹说您都不回来,非说要在那边呆够一年才回来。您不在的这一年,儿臣很想你啊!”皇上说道。
太后看着皇上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泪花。
她知道,皇上一直都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虽然已经成为了一国之君,但是他依旧如从前一样心里记挂着她。
若是当初让老四登上了皇位,那么如今朝廷的景象,便不会这么太平了。
“皇儿,哀家和如意也很想你啊。”太后说道。
她的目光落在了皇上和他后面的宣王身上,眼中充满了慈爱和温柔。
“这一年里,哀家虽然身在宫外,但是却一直关注着宫内的情况。
哀家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皇帝,为百姓谋福祉,为咱们大梁国谋发展。”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心中感动不已。
他知道,他母后一直都是他最坚强的后盾,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太后都会一直支持他。
“母后,儿臣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您的教导和指引。”皇上说道。
太后微微一笑,说道:“皇儿,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过,你也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心中倍感温暖。他点了点头道:“朕都知道。”
太后说道:“不知哀家离京一年,这京城状况现在如何了?”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关切,远离京城的日子里,她一直心系于此。
皇上微微一笑,宽慰道:“太后,您放心吧,京城一切都好,皇宫内外也相安无事。”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让人感到安心。
太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她知道,皇上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管理着京城和天下,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她心中感慨万千,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种种经历,不由得对皇上多了几分心疼和怜惜。
太后说道:“如此甚好。皇上,你要好好管理这京城和天下,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千万别学你父皇那副德行。”
皇上点头道:“那是自然。”
众大臣和其他王爷们听到太后指着先帝的话,都是眼不观为净,假装没看见。
他们心中都明白,太后对先帝的批评指责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先帝在五十岁以后,整天就沉迷于美色和享乐,变得昏庸无能,不理朝政,导致大梁国陷入了混乱。
太后觉得先帝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大概就是将皇位继承给了她家老二吧。
太后和皇上叙旧完,她又看向各个王爷和大臣,眼中带着笑意,轻声笑道:“这一年不见,大家倒是都变化不少啊!尤其是谢丞相,你似乎也变得更年轻了。”
谢丞相站出来,躬身施礼,他的脸上露出谦卑的笑容,道:“这不是老臣的长子谢誉,他的婚事已经定下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老臣便也觉得心情更松快了些。”
太后微微一笑,道:“哦?原来是谢丞相家中有喜事,这倒是一件好事。
只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子,能入得了谢丞相的眼呢?”
谢丞相笑了笑,道:“回太后的话,老臣的长子谢誉,前些日子与沈家小姐定了亲。
他们两人成亲的日子,已经定在了下月初。到时谢某还得邀请在场的诸位大人,都赏脸来观礼。”
太后点了点头,道:“原来是沈家小姐,我倒是也听说过她,是个不错的女子。”
谢丞相连忙道:“太后过奖了,犬子能娶到沈家小姐,也是他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