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十一章 血溅国相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血溅国相府(1 / 2)

王吉手段之酷烈,沛国境内无人不知。

哪怕势力庞大如沛国周氏嫡系,面对王吉都会退避三舍,若非迫不得已,都不愿主动与之发生冲突。

老太公身为区区一介乡啬夫,居然敢堵在国相府门口指着王吉鼻子厉声呵斥,这种胆魄与气节自然令人敬佩。

更不用说,老太公此举乃是为了相县百姓。

王吉听着老太公的慷慨陈词,怒火中烧。他此次发起水利捐虽然的确有私心,然其于沛国为政四载,自觉无愧于心,哪怕用酷刑、多杀人,也都在法律框架之内。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向来也是王吉引以为傲之事,没想到今日却被老太公当着众人之面,被批判的一无是处,自然有些恼羞成怒。

他拔剑在手,指着老太公厉声喝道:“汝这老匹夫煽动民变,围攻国相府,折辱上官,论罪当诛。死到临头尚不悔改,欺吾手中宝剑不利耶?”

老太公怡然不惧,迎着剑刃上前逼近两步,喝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吾今为民请命,以仁义而叱残暴,以天心而抗苛捐,又岂会畏惧斧钺加身?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吾头颅在此,汝敢取否?”

面对慷慨陈词毫不惧死的老太公,哪怕王吉杀人盈野,一时都被其气势所迫,忍不住踉跄后退几步。

跟随老太公前来的众多百姓,看到他为了自己等人如此奋不顾身,有人厉声大呼:“周啬夫为了我等,不惜以残弱之躯直面酷吏利刃,吾等岂能令太公孤军奋战!”

当即有人大声附和:“周啬夫为民请命,何罪之有?”

“捐税害民,周啬夫何辜!”

“太公身为乡啬夫,书香传世尚且不惧死。我等沦为佃农,食难果腹,衣难蔽体,身无立锥之地,何惧死耶!”

“欲杀周啬夫者,请先斩吾首!”

“欲杀周啬夫者,请先斩吾首!”

“欲杀周啬夫者,请先斩吾首!”

……

国相府外民意汹汹,百姓们无视那些披甲执锐的郡兵,纷纷涌上前去,将老太公护在身后。

他们舍身忘死,既是因老太公之义举而感动,不愿这位为民请命的老人遭遇横祸,也未尝不是赌上性命抵制水利捐。

对于在场大多数百姓而言,每人百钱的水利捐,足以让他们负债累累甚至是家破人亡。

既然已经被逼上了绝境,他们自然也能放下一切豁出性命。所谓法不责众。王吉就算手段再狠,也不敢杀死在场这么多手无寸铁的百姓。

如今天下尚未大乱,官员为政一方除非能够只手遮天,否则必然要考虑朝廷的态度。

王吉此前,之所以能在任职国相四年就杀人逾万,除了少数的确是触犯律令者以外,更多却是被逼啸聚一方的山贼、土匪,或者是那些假扮贼人的豪族私奴。

按照以仁治国的理念,朝廷并不鼓励杀戮过甚,哪怕是对那些啸聚山林的盗匪,大多也只诛贼首,故活捉盗匪比杀死贼人赏钱更多。

王吉却不管这么多,只要触犯律法或是啸聚山林的贼人,他都会毫不留情的全部诛杀,这才在四年时间里杀人逾越万。

王吉这么做的确显得有些残暴,然其所作所为却又不触犯律法,纵然朝廷下令追究,也最多只能治其“不兴教化、刑法过重”的失职之责。

王吉看着被众人保护在中间的老太公,恼怒之余也不由产生了懊悔之色,如果就在周啬夫慷慨陈词的时候,王吉就直接挺剑将其刺死,事情也不至于闹到这一步。

那个时候,王吉可以给老太公安上“煽动民意、诋毁上官”的罪名,自己暴起杀人也是为了平复潜在叛乱,以王家在朝中的权势,这种事情很容易遮掩下去。

可是现在,如此多手无寸铁的百姓堵住国相府,如果王吉敢下令杀人,性质可就大为不同。宦官王甫以及王吉本人,在朝中可都拥有许多政敌,这种事情若被上奏天子,二人必然会遭受责罚。

故,哪怕横行霸道如沛国相王吉,如今亦是脸色大变,被逼得连连后退。

不过很快,王吉眼中就闪过一道狠色。

他先是收剑入鞘,而后上前两步走到众人身前,厉声喝道:“周啬夫鼓动人心、妖言惑众、围困官府、诋毁上官,当被羁押庭审。至于水利捐之事,事关为相县百年大计,绝不能免!”

“念尔等百姓,为奸人蒙蔽,本相今日不予追究,当速速退去,以免惹火上身!”

“中尉何在,不速速将此妖言惑众之贼首捉拿,更待何时?”

本来沛国中尉看着民意汹汹,就有些后悔过来掺和这件事情了,此等事情如果处理不好,那可就是激发民变的泼天大事,王吉这个沛国相背景深厚倒是不怕,沛国中尉却不一定了。

他本有心劝说王吉息事宁人,不曾想对方居然面对盛怒的百姓们仍旧如此强硬,还下令让自己捉拿周啬夫。

沛国中尉心中叫苦,暗道:“这不是故意激起民变吗,本官可担不起这种责任!”

本就情绪激动的百姓们,见王吉非但不顾民意汹汹,反而还要捉拿老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