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字刻在医学院门口,就更加高兴了。暗自决定,回家要好好劝家里男人,多捐些银两。秦大夫的人品她们都是信得过的。
说笑间,倒有好几家人打听小葱、板栗等娃儿的情况,方夫人也很关注。
菊花明知她们心思,都含糊过去了。
贺夫人却只有惋惜的:谁让她只有一个嫡子呢。还那么大了,若说让张家的闺女嫁给贺家庶子,那她可没这个念头,觉得这是对张家的不尊重,她也不敢提议把庶女嫁过来。
菊花见达成目的,便岔开话题,引她们去吃烧烤。为了避开男人,只能在后院烤了,也算气氛热烈。
等下人送进不少鲜鱼,说是周夫子他们网的,个个都说要尝尝,倒好似大儒们捞的鱼,味儿也是不同的。
直到日暮之时,来客方散,宾主尽欢,菊花也十分满意。
第二日,请的是亲朋和邻里,菊花就更随心了,气氛也更热烈。梅子等人带着娃儿过来疯了一天,走的时候说,她舍不得走哩。
菊花笑着让她往后闲了就过来。
过后,菊花就全力完善起新居来,又因书院也建了个大概,往这里来的文人士子不断增多,一日,菊花跟嫂子闲谈,忽地动念,便又捣腾了一桩生意。
两人商议了一番,再跟青木槐子一说,都觉得可行。
青木和槐子当即让人将郑家最早买的挨着镜湖的十亩良田整理出来,建了个农家庄院,名为“田上酒家”。
这些田当初菊花出嫁时,青木和菊花各分了五亩,因此这酒家也是两家各占一半的份子。
因房子建得及其朴素,都是寻常农家样式,青木和槐子抽调了足够的人手,日夜开工,仅半月就建成了。
眼睁睁地瞅着田野间竖起这么一座庄院,把清南村的人瞧得目瞪口呆,不知张家又要折腾啥事。
待得庄院大门上高高挑起“田上酒家”的幌子,众人方才明白张家是要开酒馆了。
周夫子闻听此事,微皱眉头。因书院内部也设了厨房,专供学子们用餐,张家在此开设酒家,赚书生们的钱,实为不智。
但他自来旷达,从不以己意强示于人,再一想张郑两家的品性和行事风格,决定开张之日先去看看再说,若有不妥,再教导青木和槐子不迟。
赶在书院建成之前,四月二十五日,田上酒家开张了。
张郑两家发出消息:这一日,所有书院的文人士子均可在庄院免费用餐,也欢迎大家对酒家提意见,若是所提意见合理,主家一定改进。
这一下,来的人可就多了。不过,并非是来捧场的,都是存心来找茬的。他们也跟周夫子一样,觉得张家在此开酒馆实在有辱斯文。
田上酒家名符其实,建在田野间,又挨着镜湖。
镜湖如今可美了:湖边垂柳遍布,树下野菊丛生;湖中小荷才露尖尖角;四围田野辽阔。野鸟盘旋,村郭隐隐;西北青山绵延,隐露杜鹃似火。
唯一令人扫兴的是橡园旧址,尚是一片焦黑。
今日酒家开张。槐子和青木都在门口迎客,刘小四作为酒家掌柜,也站在一旁。连葫芦、板栗等小娃儿也过来了。
步入庄园,除了青砖小瓦的两进房屋外,绕房四周全部是敞开的凉棚,只以半人高的竹篱笆围绕,棚顶亦是盖的小瓦。
这些凉棚被间隔开来,分东南西北四处,各有门户出入。
棚内甚大。安置了许多简单的桌子,有圆有方,有竹制的,也有木质的;桌四周配上木墩子,上面都刨得精光溜滑。周身却还保留着树皮,很是简朴自然。
书生们也不进去,就在凉棚内傲然入座,三个一桌,五个搭伴,带着挑剔的眼光扫视那满脸含笑的伙计们,吩咐上菜——不是让来白吃么,那就上菜吧!
伙计们立时动了起来,奔赴各桌。先恭敬地递上一本菜单,请他们点菜,然后有人上茶,有人端小吃。
一位身穿银灰锦袍的十七八岁少年见张槐引着周夫子等人也进来了,故意问道:“贵东家发出消息,道酒家开张。各样菜式均免费食用,此话当真?”
正好青麦负责这一桌,忙点头笑道:“没错,是这样。”
那少年以指弹了弹手中菜单,问道:“这些菜都任意点否?”
青麦含笑道:“都是任意点的。不过有两个要求——”
众人一听,心道,来了,就知道没好事,商人逐利,不知这张家是想他们留下笔墨还是要怎样?
就听黄麦道:“一来哩:不管点了什么,都得吃完。也就是说,请各位老爷吃多少点多少,莫点了一大堆,吃不完浪费了。各位都是满腹学问的才子,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诗,咱们农家人种庄稼可不容易哩。”
这话听得众人极为郁闷:哪有请客限定人吃东西的?又说不出哪里不对,人家可没说不让吃,只要你吃的下,就只管点。可是他们很想各样菜都尝尝,该如何做?
“二来哩:我们东家开了这间酒家,虽说也是为了赚钱,但也怕犯了书院的忌讳。因此麻烦各位老爷帮着瞧瞧,有啥地方不合理的,只管提出来。只要说得在理,咱们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