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镇北解救来的男女一样,彼辈深受胡风熏陶。却因黑镇北之故,炽烈胡风得以收敛。”
“至于鲜卑壮大的第三个原因,就在于诸羌东迁,压迫匈奴。恰好窦宪出兵讨伐匈奴,征诸羌、鲜卑、乌桓以及属国骑士,得以重创匈奴。”
那一战很关键,使得匈奴的凝聚力大衰。
而窦宪当时征发的属国骑士,即投降霍去病被安置的休屠各匈奴,也是现在西河、郡匈奴的祖先。
诸葛亮聆听后思索:“崔公的意思是,向黑镇北进献制衡匈奴之策?”
“正是。”
崔州平很清楚匈奴的历史,仰头看天穹,眯眼:“放任匈奴不管,其尸位素餐者比比皆是。若是黑镇北出手重编匈奴,裁汰冗余,简拔猛士贤者,这些人虽然能做一时爪牙,但终究是虎狼之患。”
说罢崔州平长叹一口气,诸葛亮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清楚诸胡之间的细节。
不是诸葛亮不想学,诸葛亮此前的学业本就深重。
鹿门山学业侧重点是讨论天下、视线之内的各方势力;而不是关注遥远的匈奴。
匈奴、诸胡的知识点,对荆州士人来说没那么重要。
但如果再给诸葛亮七八年时间,也会掌握这些诸胡常识。
时间来不及,崔州平只能一路加急补课,以保证诸葛亮面试成功。
对于这次面试,崔州平抱有很大的期望。
原因很简单,诸葛亮不是关中人,也不是荆州人,而是遥远的徐州人!
结合黑熊一出来就给曹操捣乱、带着几百人就敢去河北联合袁氏抗衡曹操……这说明,个人私仇方面,诸葛亮与黑熊高度重合。
其实自襄阳兵变时,诸葛亮的地位就开始不稳。
诸葛亮的地位,来自于刘表、庞德公、黄承彦与蔡家的支持,而非诸葛亮本人才能如何如何优越,也不是琅琊诸葛氏门第如何如何高。
诸葛亮固然很优秀,但客居荆州不乏优秀北方士人。
是各方面有各种需求,先是刘表迫切需要扶持北方士人,然后庞德公欣赏诸葛亮,最后蔡家、黄家也选中诸葛亮。
才让诸葛亮闲云野鹤游学之际,就有了在荆州各处刷脸的资格。
再给诸葛亮一些时间,就能成为北方士人的小领袖。
北方士人的来源太杂了,成为其中的小领袖,就已经可以代表大多数人了。
襄阳兵变后,蔡氏被重创,黄氏跟着衰退,刘表影响力大跌。
诸葛亮升势头被打断;而刘琦征辟庞统为功曹,庞统任路跑到江夏杀了个贪腐的县长,庞统威名大盛。
等黑熊大破匈奴各方联军后……哪怕刘表父子之间没有争斗,返回荆州的庞统也会主动开战!
庞统为了避免意外,也不想招惹黄氏、蔡氏,才劝说、逼迫诸葛亮离开荆州。
崔州平很了解庞统,刘备是英雄,而庞统则是半英雄。
‘半英雄’,这个称号正是崔州平几年前给庞统的评语。
随着诸葛亮成婚,经过水镜先生司马徽的点评,庞统凤雏、诸葛亮卧龙的名声才渐渐传播起来。
最先是诸葛亮的卧龙名号传播出来,然后庞统就有了凤雏,有意识的以凤雏代替了‘半英雄’。
庞家有庞家的顾虑,反正诸葛亮是庞德公的弟子,卧龙凤雏捆绑出世也不损害什么。
可‘半英雄’这个称号,怎么可能会被轻易抹除?
名士之间相互点评后辈优秀士人,就算有夸大的言辞,但也不会偏差太多。
所以问题来了,崔州平对庞统的‘半英雄’评价是故意夸大为庞统扬名?还是有意缩减了评语?
如果评价一个‘真英雄’,或许庞统早就被刘表逼死了。
而现在,崔州平眼中,荆州内部的人物,已经没人能从庞统手里抢走荆州的控制权。
诸葛亮也在关中站稳脚跟的话,诸葛亮、庞统相互斗争的同时,也能为彼此扩大舞台,让更多的伙伴踏舞台。
所以必须推诸葛亮去,诸葛亮不去,未来几年里,不等庞统站稳脚跟,黑熊空出手来肯定会收拾庞统。
也只有让诸葛亮、庞统相互克制,这两个人才能得到自身才华的空间,有了用武之地。
否则可能会死的不明不白。
天下有合纵连横之术,运用的好,调动外部的敌人,能让关中与荆州牢牢绑定,让诸葛亮、庞统一同扬名于天下。
至于刘琦,崔州平没有任何的想法。
只要这个人好好活着,那就是最大的贡献。
还有黑熊对士人、著姓表现出来的恶意……崔州平眼中,这点恶意不过是小孩子耍脾气。
是一时之气,早晚要正视真正的问题。
杀名士、诛三族的人主多了去,也没见谁能将衣冠之族斩尽杀绝。
故而崔州平心情轻松,一路教导、补课,不经意间就来到了池阳城。
崔州平这个原西河郡守可以刷脸,以关中与荆州的密切关系,诸葛亮也是可以刷脸的。
两人以及马良入住城内官舍,不等崔州平换衣服,馆舍的卫士就持名帖来见他:“崔公,钟司隶元常公遣使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