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了曹氏的天下。”
“虽然陛下在大明建立之初,就设置了大都督府主管军事、设置了御史台主管监察,想要拆分丞相的权力,但是丞相的实权和威望依旧凌驾于大都督与御史大夫之上!”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崔远虽然仅仅只是说了一个理由,但朱元璋等人的内心就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些话虽然看似简单,可是如果想要得出这个结论,就必须要熟读历史,并且还十分了解大明内部的各种行政权力部门。
大都督府主管军事、御史台主管监察,这些可不是一般人有资格知晓的!
“第二个理由,就是大明的功臣集团势力庞大,严重威胁皇权的稳固!”
崔远又竖起了一根手指,看了一眼脸色发白的胡惟庸后,才笑着:“大明的功臣集团辅助了陛下打下天下,陛下为了酬谢功臣,也是尽自所能地回报。”
“不仅以五等爵位以及丹书铁券赐予功臣,同时还以高官厚禄、政治联姻来维持与功臣群体的关系。”
“然而,这些措施都只能在表面上平衡了皇权和功臣集团!”
“功臣集团的势力盘根错节,既互相争斗,又抱团取暖,在这个过程难免就会对皇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让干扰陛下的决心。”
“比如陛下你曾想在老家凤阳建都,但是因为担心功臣集团在凤阳的势力过于强大,难以约束,因此只能将在凤阳修建的“中都”工程停建,而改为在南京建都。”
“然而南京虽然虎踞龙盘,但终归是远离中原,不利于控制天下,因此陛下又命太子殿下巡抚汴梁,意图在北方建都,但是又受到功臣集团的集体抵制,最终迁都北方的提议也被无情搁置。”
“而丞相这个位置,往往是功臣集团的领袖,如果不将它废掉,功臣集团就依旧会威胁到皇权的威严!”
听到这里,朱元璋再也没法稳住情绪,直接走到崔远的面前,眼神中的惊骇再也无法隐藏!
“你居然连这些也知道!”
如果说知晓大都督府主管军事、御史台主管监察,还可以解释为这个神秘少年有什么旁门歪道的消息途径。
那么两次迁都失败的事情,让自己心中对于功臣集团,对于丞相这个位置产生了强烈不满。
面前这个神秘少年竟然也可以知道,那就1太夸张了!
难不成他是自己心中的蛔虫,不然怎么能够将自己的心思摸得如此透彻?
胡惟庸见证吓得冷汗直冒,心中一片死灰!
他可算是明白了陛下为何今日对自己下如此狠手,甚至想要灭了整个胡家!
原来陛下对于功臣集团的不满,已经如此强烈,甚至到了想要废除丞相这个功臣之首的位置的程度!
回想起来自己这些年因为过于得意忘形所做的荒唐事情,胡惟庸真是想要当自杀的心都有了!
如果早知道朱元璋心中的不满,他肯定夹着尾巴做人!
“陛下,你还是让我把话说完,然后再问吧。”
看着近在咫尺的朱元璋,崔远笑容依旧,甚至还拍了拍后者的肩膀1,示意他应该冷静。
啪!
朱元璋直接将少年的手推开,但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默默退后了几步。
“第三个原因就是权臣们在中书省上的争权夺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明中央政局的风云变幻。”
崔远又抬起一根手指,一共三根手指竖立在众人的面前:“而陛下作为皇帝,面对这种局面,只能是耗费了大量精力来保持中书省的稳定。”
“这也使得陛下对是否继续保留中书省产生怀疑,毕竟它不但没能替陛下分忧,而且还经常给陛下添堵。”
“中书省中最初的两位丞相,右丞相徐达因为长期领兵在外,很少理会朝政,导致了左丞相李善长在中书省内的一家独大。”
“李善长在朝中任用朋党,嚣张跋扈,这些所作所为都引起了陛下你的警惕。陛下于是就提拔杨宪与汪广洋进入中书省,制衡李善长。然而此举却导致政局更加大乱。”
“陛下为了保持政局稳定,只能是诛杀了杨宪,又迫使李善长致仕,接着召还汪广洋,同时提拔了现在的胡惟庸。”
“可以说,中书省的宰相群体分担国事的能力没有多少,但是内斗的本事却消耗了陛下的大量精力。”
“尤其是胡惟庸胡丞相更是因为当初刘伯温曾经诋毁自己,就将刘伯温这位协助陛下建立大明的大功臣迫害至死。”
“如此一来,丞相之位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陛下,从推理的角度来看,陛下会废除丞相之位,就是出于这三个理由!”
崔远说完后,很是礼貌行礼,并且示意朱元璋可以回复了。
但是朱元璋此刻,只是呆呆站在原处,没有说话,只有眼中的无尽惊骇!
不知道是错觉还是幻觉,在崔远泛泛而谈,诉说自己为何要废掉丞相之位的时候,朱元璋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身影,在和他缓缓重合!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崔远冷不丁的一句话,让朱元璋猛地一颤!
不等他